红枫白桦

注册日期:2015-01-28
访问总量:46076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重阳节的来历及习俗··


发表时间:+-

中华古代,把农历99日,定名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是中国的汉族的传统节日。

因为《易经》把奇数定为阳数,把偶数定为阴数,而九尤是阳数中最大的,为极阳。每逢农历99日,两极阳相重,故曰:重阳。

战国末期屈原诗句:“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这是文学家首次将‘重阳’入诗。

秋季是一年的五谷瓜果大丰收的黄金季节。据《吕氏春秋·季秋》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倍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祇敬必觞,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那时在农产品丰收时节,就有祭祀天帝祖先的习惯。

西汉的《西京杂记》称:长安城外有一高台每年重九,都要登上高台,观赏风景;人们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能令人长寿。

在三国魏文帝曹丕,在重阳日赐菊花酒给大臣钟繇,祝他长寿。

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就有:南阳人家饮用菊花水而益寿的记载。认为喝它能驱灾祈福,是吉祥酒。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的故事流传下来。

在南北朝时,南梁建文帝的《采菊篇》中有‘相互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这是采菊酿酒的实例。

到了唐代被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之一----叫重阳节。从此一直沿袭至今。

九九重阳,因‘久久’与之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含有长久长寿的意思;所以人们常在这一天搞敬老活动。

故此在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国家正式将重阳节定为为:中国老年节,开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

重阳节民间的习俗主要有:趁天高气爽,登高望远,可以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目的。这样重阳节登高辞青,与春季清明节踏青就像对应了。此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落叶乔木,共分三种:山茱萸,开小黄花;吴茱萸,开黄绿色小花;食茱萸,开淡绿色小花,果实均可入药)或门上插艾蒿枝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种清香气,可避邪气;也可做成艾绒供供炙病用)等习俗。故又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

茱萸香味浓厚,能消食,治寒热,有驱虫逐风邪的作用··所以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节有赏菊的雅兴风俗。晋代陶渊明酷爱菊花,以菊为友,是个菊迷。他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一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人们曾奉他为:九月菊花神。可见那时重阳聚会赏菊赋诗,饮菊花酒已成为时尚。

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29年秋毛泽东在重阳节这天,写下:《采桑子·重阳》抒发革命情怀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歌颂了秋景的绚丽、壮美。

浏览(323)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