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白桦

注册日期:2015-01-28
访问总量:46070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皇帝’一词的由来


发表时间:+-

中华远古时代传说有三皇五帝。三皇:即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或称天皇、地皇、人皇(亦称泰皇);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东周王朝已无力号召各诸侯国。大的、强的诸侯国,就乘机而兼并小的、弱的众多诸侯国王。之后才有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大国才鼎鼎有名。当时就有秦国称西帝,赵国称中帝,齐国称东帝,燕国称北帝,楚国称南帝之说;但未盛传。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亡六国,(其实秦作为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早已存在了800年之久)一统华夏天下后,嬴政心想如果继续称王,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功绩威仪了。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命大臣商议:应采取什么称号才好。当时李斯、王绾等大臣就建议用:人皇(泰皇)。嬴政思考再三,最后决定:去‘泰’留‘皇’,又采用远古五帝的‘帝’,虽自称:皇帝。以表示自己至高、至尊、至强的地位;因自己是中华的第一个皇帝,就再加一个‘始’字所以称:秦始皇。从此中国历代独裁专制家天下的最高统治者,都效法嬴政,称自己为皇帝了。

后来又杜撰一说是:民间认为天有天帝,是主管天上万物的神。而皇帝就是人间至高至大的神,某人能的统治天下,完全是君权神授,皇帝作为人间的真龙天子,当然能主宰人间的万物、一切了。

浏览(25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