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注册日期:2012-01-13
访问总量:204907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为什么社会科学至今没有自然科学那样被广泛接受?


发表时间:+-

为什么社会科学至今没有自然科学那样被广泛接受?

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知识。

知识的发展,可以说是从个人感受,普遍化的应用和成果的实现,这三个方面得到积累,巩固和发展。前者如亚里士多德,神农(假设真的存在),中间有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后者社会的变化,如电的发明应用,汽车,飞机等出现和学校开始作为课程教授。知识的发展引起了科学的出现和应用技术的普及,由此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屈指算来,科学不过五个世纪年龄,比起人类进化22万年了,显然连个零头也不够。但人们,欧洲进化快的高级动物们,在18世纪以来的欧洲启蒙运动之后,首先将学校教授的课程分成理工科和文科。然后近代又将文科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二个分支。后者如宗教,哲学和语言,前者如政治,经济,历史等科目。比较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很容易注意到,社会科学的学科到今天仍没有像自然学科那样广泛地被接受,比如政治学。中国的大学(如北大,中大),则根本没有西方大学那样的政治科学课程。社会科学为什么没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号召力呢?这是本文希望讨论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经验主要是观察和个人体验。科学实验概念的正式兴起,起源于伽利略在观察小球降落时将数学公式应用其中了。从此开始产生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后慢慢扩大到欧洲和现在全球。科学实验的数据基于数学的基础。而通过康托尔,福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工作,我们知道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学,既亚里士多德的工作。而逻辑学的根据是哲学研究,所以可以说逻辑是哲学研究的成果之一。科学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或更重要的体现,是转为技术的运用,由此改变了社会生活,自不必说。

但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呢?举政治领域为例。首先,每个人类集体当然都有政治活动,比如权利的结构,权利的分配,导致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的处理等。用自然科学的术语,可以称此为“经验阶段”。但下一步,社会科学的发展必然需要自己的“普遍性工具”,既类似于数学在自然科学的应用。这个普遍工具,在自然科学方面,只能是“普世价值”的理论。如同美国建国的理念,当然是从欧洲历史的文明,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到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至近代,继承下来的。普世价值,如“人生而自由”,“人生来就有免于奴役,追求幸福的权利”等并不被世界其他国家普遍承认。其次的问题是,数学作为科学的辅佐,具有“客观性”,既“价值中立”,而社会科学领域,因为是研究社会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很难严格区分“是否赋值”。而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作为研究对象,本身具有价值倾向无疑,因为他们都有作为“主观”的基础。最后,普世价值的基础,一是缺乏有效的转为“社会技术”,来管理社会。比如腐败的现象,在西方只是减少,但不能杜绝。二是它所基于的哲学缺少“形式化”的逻辑似的类比物。虽然社会科学的最终基础也必然是哲学,犹如政治科学的基础是政治哲学一样。

我认为应该这样。政治经验基于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基于哲学的范畴。哲学的范畴基于哲学本体研究。最后哲学的本体也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必然,他们都基于我所谓《范例学》的背景“绝对之绝对”。这是我对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垮台,共产党的败落,但并没有走美国的政治道路。以及中国目前的政治方向选择,得出的一些想法。

 


 

 


浏览(1317)
thumb_up(2)
评论(5)
  • 当前共有5条评论
  • 西岸

    你这里整个就是说的不沾边,甚至弄反了。逻辑学不是数学的基础,而是反之,逻辑是基于数学的集合的概念,这是很容易说明和证明的。不是先有逻辑才有数学,而是相反。

    自然科学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属于用科学的方法论得出的结果,而所谓的科学的方法论的要素之一就是“可重复性”。

    那么既然是可重复,那么不论什么地方的人在同样的事情上使用其结论就是不会出错的。

    而社会学任何一个议题所涉及的边界条件太多,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结果。而且既然是关于社会,那么其边界条件也就是与社会环境有关的,包括人们的期望值,也就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也是边界条件之一,而既然是主观的,也就是没有标准的。

    那么导致的相应议题的结果就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社会现象和某种结局之间并不存在可重复的确定关系,而仅仅是存在一种可能。

    只有在引进了统计学概念后,社会学才有了某种客观因素。

    但统计是基于归纳推理的概念,不是演绎推理,否则就不需要统计了。那么也导致社会学至多只能提出一种理论作为结论,而不能给出可重复的确定答案,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推理的特点导致的,即归纳推理只能给出理论,不能给出结论。

    而不能给出确定结论的推理,与能够给出的比较,哪个更具有被接受的广泛性?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谢谢中军答复。我似乎还不清楚你的意思,容我慢慢琢磨。我倒很赞成黑的这句话,现实性是必然性的展开。在范例规定的宏观世界里,绝对之相对,就是必然的。偶然性只存在于相对之相对中。商榷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军 回复 hare

    Hare:

    你好,我的理解是这样:

    “父先子后”是“单一”,“父子同在”是“多重”。不同结构的思维,加工出的产品也不同。自然科学思维的“父”,注重的是物种的基因规定。社会科学思维的“父”,注重的是种族的责任规定。之所以这样来规定,是因为科学的可重复可验证的确定性要求的。所以,当科学思维选取某种事物属性舍弃其他而确立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时,必是单一的。多重思维的“父”,注重的是他作为人类世界的存在与儿子的相互规定。就是说,“父”的规定里有自身的基因规定、责任规定,又有来自现实关系里儿子的相互规定。自身规定是潜在基础,相互规定是现实本质。没有儿子,便没有现实的父亲。黑格尔说的“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也强调了相互规定的现实本质性质。

    理解不妥,请你指正。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再次应该是由理解结构的差异制约的,即“单一”与“多重”作为思维加工的不同。”

    请中军博解释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军

    此问题提得好,因为这涉及到了理解科学及研究的根本。

    首先应该是由研究对象的差异造成的,即“社会”与“自然”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

    其次应该是由感受心理的差异带来的,即“相信”与“真信”作为接受方式的不同。

    再次应该是由理解结构的差异制约的,即“单一”与“多重”作为思维加工的不同。

    诸此的不同,只有在把这个“科学”即看作为“自然”,又看作为“社会”,还必须视为“世界”的关系里,才能理解其缘故。这是此文能够带来的启发。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