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aser

注册日期:2014-06-21
访问总量:27491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国官场文化(5)赵德汉顶了谁的缸?


发表时间:+-

《人民的名义》中,农民的儿子赵德汉处长,被用来当”小官大贪”的符号,被搜出来整整一堵墙的钞票。科处级的“亿元贪官”生活中不是没有,但是拿一个国家部委的处长当“小官大贪”的符号,显然又不知道中国官场的权力运行模式了。

中国实行中央集权、“条块结合”的行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政府部门、部门处室的层级分割事权。政府管全面(块)和重大项目,政府部门管行业(条),具体事务则由部门内设处室操作,所谓“处长治国”,指的就是啥事都要先过处长这一关,处长才是实权派。

当然,“处长治国”只是形象的说法,这个“处长”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处室主要负责人的代指,而不是干部管理中“县处级”那个处长的意思。

《人》剧中,赵德汉是国家部委的一个处长,而国家部委内设的二级班子是司(局),司局长才是管事儿的,处长就是个办事的工头,虽然经手的事比较大条,但实际权力远远不能和省厅的处长们相比。侯亮平说丁义珍到北京办事,在赵处长门口等了好几个小时,我想是编剧把他到省里面办事的经验移植过来了。京州市是省会城市,不是计划单列市,丁副市长如果要到北京跑项目,必须经过本系统的省级部门转报,丁副市长自己来,肯定是吃闭门羹。何况他如果要批项目,要找的也是司长。如果只是找处长探探风,直接跑到人家办公室,未免太不懂事,应该约出来吃饭,在酒桌上谈。

在中国官场,管人和管项目是两项最实惠的权力。管人可以卖官、护官,比如组织部、统战部(负责培养和推荐党外干部)、纪委(查处干部);管项目简直就是发钱的财神爷,因为经费都是戴项目帽子才能下达的,拿到项目就不仅仅是拿到赚钱的机会,也是直接拿到钱了。但是项目的核心审批权一般集中在政府部门内设的专业处室,在省一级是处,在国家部委是司局。要通过批项目挣大钱,就必须得是二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部门分管领导以上,赵德汉还不是司局长,参加不了部务会,也签发不了文件,要勒索一堵墙那么多钱,还不行,除非他愿意空降平调到省发改委某个处当处长。

当然赵德汉们还是有他们的生财之道,这就是“卡”和“拖”。跑项目是有时间成本和时间节点的,你虽然搞定了部长、司长,但是材料还是要逐级上报,赵德汉说丁副市长的项目没能过,也是“手续不完备”。如果没搞定处长们,以你的项目资料不齐、格式不对,甚至公章没盖好为理由,给你打回来重做是分分钟的事。从时间成本上考虑,业主单位一般也愿意打点处长,目的就是让流程走快点,平时也能够通风报信,不过大不了限于甩一辆车你用用,逢年过节或者平时吃饭扔个红包啥的,虽说国家机关管的宽,送钱的人多,但是要靠红包堆出一堵墙,真的做不到。

当然,省里面的处长就不一样,心狠手辣的,整上个把亿也不是不可能,这不是他官大,是他地位不同,所以中国官场才有“内裤改乳罩,地位很重要”的顺口溜,比较实在的官员,也宁可当发改委主任,不愿提拔当政协副主席,除非他想洗手不干,平安着陆。


浏览(1544)
thumb_up(0)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新天狱博

    这个发改委成了【发财委】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