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infrance

注册日期:2014-08-01
访问总量:1318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巴黎择校记


发表时间:+-

来法十多年了,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关注使我对法国社会时常有新的认识。

 

儿子快满13岁了,他小时候的样子好像还在眼前,转眼明年就要初中毕业了。他在两岁半快三岁的时候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公立学校开始了幼儿园小班。每天上半天,中午去接回来,下午也可以去,但学校只是安排午睡而已,我们觉得没什么必要。让他上半天学主要是为了适应学校的生活。这个公立学校是我们区最大的一个公立学校。当时连考虑都没有考虑私立学校。我和我先生都是从公立学校出来的,而且我们家在的这个区是巴黎相当不错的一个区,只有住在这个学校附近的家庭的子女才能上这个学校。我们当时还窃喜虽然这里房价高,但是私立学校的费用可以省下来了。小班的时候,他有时是带伤回来的,我们想一定是他一直在家里被宠着,在外面吃点亏也正常,他得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小中班的那两年过的挺顺利的。不过我发现他班里好多外国人,有波兰人,美国人,菲律宾人,印度人等等。我也是这里的外国人,所以也无所谓,还觉得挺好的,跟联合国一样。大班那年就糟透了。法国的幼儿园大班教育是跟小学一年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多小学一年级的东西在大班就开始教了。所以家长在家里得时常辅导孩子,做课外作业等等。我又不知道,我以为是跟英美国家的幼儿园大班一样孩子以玩为主。所以他就单在学校里有学习。结果可想而知。他成了班里的后进学生,老师到了下半学期几乎是每个月都要家长去学校接受聆训。我们识时务地在家给他补课。可是大班的年龄还是玩的年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这一突然的转变,我们的课外努力也没有什么成效。结果是到学年结束的时候,他垂头丧气的告诉我说小学一年级他肯定跟不上,还问我以后怎么办。我听了吓一跳,他还不到六岁,怎么就担起这个心来了,他说是他老师说的。多么无情且不负责任的老师啊!(说实话,在打击学生自信心上,如果法国老师说他们是第二,那世界上还没有谁敢说第一,这是我在近几年接触了很多法国青少年以后悟到的。)我跟他说他一定跟的上的,大班的事别放在心上,是老师教的不好。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他信以为真,重拾童趣,过了个开心的暑假。开学后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学习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年级结束还排在班里挺前面的。估计是年龄到了,开窍了。而那位“措辞严厉”的老师也让我了解了一个事实,在法国公立学校,老师是公务员,受雇于国民教育部,终身制的,他们有时很任性,为所欲为,连校长也管不了他们,校长只是他们的同事而已,不是他们的上级。

 

女儿比儿子小三岁。因为没有人带,我和先生都要忙工作,于是在她一岁的时候我们就送她去托儿所。每天下午待一个下午。等到她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的时候已经很适应学校的生活了。鉴于儿子在那个公立幼儿园大班的经历,我不想让女儿上这个幼儿园,想找个私立的。可是在法国绝大部分的私校是教会学校。我先生不想孩子进教会学校,找的学校离家又不能太远。这样一来就没有多少选择了。我们从便宜的问起,又好又便宜的早就招满了。学校告诉我们其它家庭提早一年就准备了。最后我们找了个所谓的三语学校。学校是法语教学,每天有英语课,学生还可以选德语或西班牙语作为第二外语。听起来非常好。学费连午饭等杂费一起大约是一万欧元一年。为了孩子,我们就注册了。我女儿在这学校待了两年。两年后英语程度是零。德语程度是会唱几首德语儿歌。我们对这结果非常失望。而且这个私校的设施很一般,学校非常小。好在女儿的带班老师很好,两年里还是学了很多东西,特别是自信心上,非常乐观(这个价钱的幼儿园肯定是把孩子放在手心里宠的)。我和先生觉得这个私校在教育质量上没有比儿子的公立小学好到哪里去,于是打算让女儿去儿子念书的公立小学念小学。

 

回头来说说我儿子的小学。小学是和幼儿园联姻的,没有入学门槛,只要符合年龄并住在学校的这个学区就能上这个学校,哪怕孩子一句法语也说不了,也能跟班上课。学校里有很多外国人的孩子,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法国人的孩子。这些外国人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和幼儿园里的外国人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我以前不知道)。很多这些孩子的父母无法负担私校的费用,有些即使能够负担费用,私校也不收他们的孩子,私校是挺势力的,于是这些家庭的孩子都待在公立学校了,这样一来很多法国家庭倒给吓跑了。法国的贫富差异,始于教育 。这些人的工作通常是佣人或建筑工人或其它的打工者。女儿念的私校里的外国人则要么是被外派的,要么是有一份像样的工作的。他们通常住在这里被称之为佣人房的房间里。就是很多楼房的顶层,十多平米一间,一家几口挤着,有的还和邻居共用厕所和淋浴,有点象上海人的亭子间。那些法国家庭则是一般的法国家庭,没有大富大贵的。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都是很好的。儿子在这个学校的前三年还可以,跟在幼儿园时一样,他有时会被欺负,有时带去的玩具被抢。图书馆老是没有位子,食堂又脏又乱,厕所是更不用说了。我们都认为这是正常的,学校都这样,那么多孩子,不好管。后来我发现三年来我没有认识很多妈妈。有些妈妈我们几乎天天接孩子的时候见面,可是从来不打招呼。这和女儿的私校完全不一样。我接女儿两年,认识了好多妈妈。而且儿子不常被邀请过生日什么的,女儿基本上每个月被邀请一次。儿子在这个学校基本没有什么社交活动。开始我以为是他的问题,有时候还责备他。后来我逐渐领悟了,他学校的很多同学家里没有地方开生日会。那些法国家庭可能也不敢邀请外国人,他们怕邀请了佣人的孩子丢份。他们也不太敢跟接孩子的外国人打招呼,他们不知道对方是干什么的。他们往往自己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自视甚高,不太想跟底层的人打交道。这些人往往目光狭隘,非常闭塞,他们的心态使他们越来越排外…… 我因此不太想女儿在这个学校念小学。正好女儿一个同学的妈妈跟我说起一个教会学校,这个同学将在这个学校念小学,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看这个学校的情况。看上去还真不错。征得我先生的同意,我们为女儿申请了这个学校,她也被顺利录取了。这个学校还真是个好学校。而且这个学校里八成的家庭是法国家庭。看来很多原来应去公立学校的法国家庭都来私校了。这个学校的学费连杂费才两千欧元一年。学校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图书管的藏书比我们的社区图书馆还多。老师们都客客气气的,家长们也互相有说有笑。女儿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被邀请去一个生日会,这对人际交往是个好兆头。本来嘛,学校应该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应是学习社交的地方。特别是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学校学到我无法教他们的法国的礼仪习惯。而且这学校的教育质量比公立学校好很多,这里的家长告诉我法国的教会学校都这样,受国民教育部监督,老师也是国民教育部编制内的。有了比较了,我就有了为儿子换学校的迫切。而且他四年级那年,学校竟然别出心裁的办了个外国人班,班里全是外国人,我儿子就在这个班。学校不承认,可谁都能看出来这里是有歧视的。我觉得学校应该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学校既然招了这些孩子,就应该把他们当作法国孩子看待,在各班平均分配。这些孩子通常是生在法国,法语没有问题,干吗要分别对待呢。学校的说法是这学校的外国人太多了。

 

好在在上初中的时候,儿子被区里的一个私校录取了,他现在非常开心,学校里不再有被抢被讹诈这样的事了,同学们都很友善,他也经常被邀请午餐或生日会什么的…… 有些人说私校太纯了,出来的孩子都“傻傻的”。我觉得如果客气讲理有礼貌是“傻傻的”的话,那我宁愿我的孩子们“傻傻的”。

 

简单的一件上学的事,让我对法国社会,法国人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这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水准每况愈下,贫富分离越来越明显,移民后代往往在他们人生的开始阶段已被分别开来了,你让他们长大以后还怎么融入?


浏览(3747)
thumb_up(2)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guitarmanzw

    这是个社会问题呢。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