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泥

注册日期:2012-04-23
访问总量:137934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回乡散记:三河古镇


发表时间:+-

    一直喜欢古镇,因为一到了古镇,时间似乎就变缓了。无处不在的慢条斯理的慵懒节奏,就像那穿越古镇的河流,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流淌,它就那样静静的安详地躺在那里, 你来了,它是那样,你走了,它依然那样。

    古镇的魅力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古镇的情怀也尽是悠远的,凝固了时空的旧岁月,自然化作了古镇幽深的传奇。

    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那嗒嗒的声音有些遥远,就好像自己走在故往的时空里,声音是从那里回旋来的。模仿着古代女子,优雅地甩着的宽大的水袖,心情也随之疏阔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不会改变,不必再无端地牵扰着神经。

    穿梭的人影永远是热闹的,喧嚷的声音也永远是模糊的,你不比去倾听什么,也不必去理会什么, 你有你自己解读古镇的方式。 如遇到一个清雅的茶馆,你姑且坐下,沏一杯冒着淡氲的香茗,如观轻岚出岫,静抿一口,闭上眼睛,感受古泉清冽的甘美。如果你喜欢画画,可以展开一张纸,借着那格窗透过的日光,或素描写实,或印像写意, 古镇街景、人物皆可,如若让云石对语,茗泉相逢,便更妙了。只不要拍照,因为太‘快餐‘了,破坏了古镇的悠逸心情。

    但, 有个古镇, 它是不一样的,也许是因为它曾经经历的一些事,也许是因为它曾经出现了一个人。

    这几年回国探亲,走过很多古镇,江南的,徽州的,还有云南的。南社旧址,胡适故居,木府,至今还在记忆里沉湎, 却偏偏冷落了近在咫尺的皖中江之洲: 三河古镇。人总是对远地充满猎奇的心态,而对近乡的风物却熟视无睹,似乎只有这样方可让心走得更远。可“孤天之鹤,尚眷旧枝,弥空之云,亦归故岫。”(陶庵梦忆),况兹家乡的胜景。 这次探亲,我终是把江南四大古镇之一“三河”列入探幽寻密之地。

    回到家的第三日清晨,天下着小雨,灰蒙蒙的,悄然新鲜了古镇的记忆,也滋长了古镇的心情。 长长的青石板路,幽幽的小巷,深深的庭院,还有古井边的梧桐树. 都在眼前晃悠,诱惑着自己的热情。想了想,择日不如撞日,便问姐姐,可不可以今天去三河一游,姐姐欣然同意,于是三河之行,因着雨的召唤,成行了。

    三河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这个三水便是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河曾是巢湖中的的高洲,故有“江中之洲”一说。三河古名更加诗画一些,春秋时称为鹊岸,晋以前称为鹊尾,晋后改名鹊渚,这大约也反映了地理上的变迁。 明清正式易名为三河,沿用此通俗之名至今。

    三河因土地肥沃,水路交通便利,自古便兼具鱼米之乡和繁华港埠的盛名。 古书有云: “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渚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

    三河悠悠两千年的历史,荟萃的人文景观甚为丰富奇绝。除了古镇一向具有的古村落,古河浦,古石桥,古圩田,古街道,古民居,古茶楼之外,更有古城墙,古炮台,古战场的历史遗存。

    古镇离我们家不远,开车一个小时便到。雨洗过的古镇处处透着清朴典雅,深秋季节,游人稀疏,我们一行四人到有点逛空城的异感。三河虽为富庶的水乡古镇,鱼米之乡,有它轻盈的羽毛扇,温柔的油纸伞,有它的烟雨楼台,有它的聚书万卷,但三河不寻常的古战场,是我在其他古镇中从未领略的。那个高大的古城墙和炮台遗址,为这趟古镇之行平添了厚重的历史质感。

    三河地处吴头楚尾,因特殊的水路要冲地理位置,自古便为兵家相争战略要地。历史在此曾发生吴楚之战。而太平天国时期,著名的三河大捷便发生在这里。 当然最让人孜孜追念的还是民国抗战时期的三河大战。1938年,日军侵占三河86天,将三河古镇几近摧毁,后国军将士英勇击退日军,三河成为我军暂时后方,国军战略撤退和转移的缓冲地带,军资物资集散地。南京、合肥、芜湖等沦陷区百姓大量涌入,当时的三河,日夜开市,一时繁华之极,异名“小南京”。

     人说地灵人杰,三河古镇可谓人文蔚盛,藏龙卧虎,最杰出的两个人物均出自民国,一文一武,文者,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杨振宁博士,武者,最具贵族气质的国军将领孙立人将军,(话外),此番游历古镇,最主要的便是拜谒这位民族英雄的故居。

    孙立人故居掩藏古南街八扇巷深处,在故居外街的一个小广场上立有一座孙立人将军的塑像,后一面巨大的黑色的影壁墙,有大量照片和文字介绍这这位抗日虎将。故居青砖黛瓦,一派素严。门前有青砖浮雕墙,雕法颇具古风。 两进式院落,前院大量照片和文字史料,后院有两层小楼,正放着孙立人抗战史录的影片,影幕前摆置着战时立体地图的巨大平台,两院间的天井有几方石凳和一个石碑,石碑上雕有孙立人将军的父亲给其子的训言: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朱晦翁训:毅为强忍,汝性忠实,立志亦颇不随俗。弟规模狭隘,遇是非泄沓即急遽,皆才识不足之过,宜於宽广强忍下功夫。交友为品学成败大关键,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汝本中材,最易移染,为保身要诀,今当远离,特训数语,携置案头,朝夕省览,以当面命”   --  孙熙泽送子孙立人远行语

    孙立人将军当年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庚子赔款清华留美预科,后留学美国,先入普渡大学继续土木工程的学习,后入美国维吉尼亚军事学院,成为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的校友。 当时,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的将军可谓凤毛麟角 。

     1.85米的孙立人是体育健将,1921年,曾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为主力后卫,参加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并率队打败日本,获得冠军。 这是中国在国际大赛中第一次篮球冠军。

    孙立人将军1928年学成回国,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七次击退强渡苏州河的日军,使该地成为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最重之地。此次会战中孙立人将军十三处受伤,昏迷三天。1942年,中华民国成立远征军,孙立人远征缅印和英美盟军联合作战,任国军38师师长。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一个团不满一千人的兵力,击退数倍的日军,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 孟关杰布山隘战役歼敌2000,孟拱河战役毙敌12000。 孙立人将军自此威名鹊起。第二次缅印战役,任新一军军长,连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戌等等,共歼敌三万三千人。1944年10月,中缅印战役全面胜利。两次中缅印大战,孙立人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军(以军级为单位),被誉为“东方隆美尔”,被日军称为 “中国将神”,荣获蒋中正总统,罗斯福总统,英王乔治颁发的勋章,成为战功赫赫的民族英雄,抗日第一名将。(注3)

    孙立人将军故居门庭冷落,来参观的人很少。人们多在门口留影立此存照,便走开了,少有进门缅怀者。难得的是那位讲解员小姐,她纯熟的史地知识让我颇为惊讶。她听说我是孙立人将军的崇拜者,对我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还拿出一些资料给我看。 她读过很多抗战的史料,就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抗战中三河这个不平凡的古镇,了解孙立人这位长年被人遗忘的大英雄。 小镇居然有这样历史真相追寻者,不愧为孙立人将军的乡人,让人肃然起敬。

。。。。。。。。。。。

    古镇那一日秋雨绵绵,青石板被洗得透亮,几可照面。墙根下的绿苔也显得格外的幽绿,似乎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游船的戏台上,几个艺人正起劲地唱说着古镇的典史传说,看众们纷纷议论着善善恶恶,将现代人的是非情怀扣在古人的胸廓里。书院里书卷盈架,弥散着霭霭尘光,多少风云迹象,多少乱世惊澜,惹人发幽古之思情。 我却将一肚皮的山川历史,尽释至空,金戈铁马,转眼成云淡风轻。

    独自走在三河的“一人巷”中, 古镇的羽毛扇,油纸伞,铁血将军,战时繁华小都市,所有的书剑风云,随着屋檐下的雨滴突然发出一声脆响,倏忽间变的模糊了。(完)


以此文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


    注1:江南四大古镇,指江苏甪直古镇,浙江西塘古镇,上海枫泾古镇,安徽三河古镇。

    注2: 关于三河古迹和孙立人将军的史料均根据维基百科整理。

    话外: 东西方文化里,军人以及军人给在人们心目中是有不同概念的,现代中国人,说起军人,俗称当兵的,基本都是素质低下,受教育文化低,只是接受打打杀杀的训练,没有荣誉,国家,责任的教育。西方军人来自骑士家族,是贵族,打仗是贵族的职责,发展到现代军人,军校是非常贵族化的学校,他们的教育都是贵族式的教育,崇尚荣誉,沿袭了早期骑士的风范。中国早期也出现过像谢玄那样的贵族将军,但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很倒霉,却建立了第一个军事学院,第一制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青年军,童子军。 但这些贵族气息的军队在中国是打不过以地痞二流子、仇恨饥饿的农民,一无所有的乌合之众。 中国上扬的文化敌不过沉沦的群氓庸众力量,成为一个愚昧丑陋荒谬并庞大的怪异国家。


请读文庙先生的 秋雨潇潇访三河。 谢谢文庙先生。


相关文章

回乡散记(1):惠山古镇

回乡散记(2): 锦溪古镇


浏览(5267)
thumb_up(41)
评论(83)
  • 当前共有83条评论
  • 邓小艇

    芹先生乃江南滋润大学士也

    屏蔽 举报回复
  • 芹泥 回复 文庙

    非常感谢文庙先生。 :)

    屏蔽 举报回复
  • 文庙 回复 芹泥

    不介意link,谢谢。我一直准备去台湾,找一下三河抗战资料。等待时机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芹泥 回复 文庙

    文庙先生好,‘乡党’好。 :)

    非常喜欢先生的留言,我刚刚又去先生的院子读那篇文章,先生介意不介意我将先生的link 放在拙文之后? 因为我对三河在抗战中的作为笔墨还是太少。 国人对于抗战的真相了解很有限,因为真实史料被摧毁殆尽,加上强大的宣传机器。有时候听到一些荒谬的言论,实在是非常气愤,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像先生一样,尽力的将一些历史真相书写出来。 三河作为在抗战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古镇,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关于抗战中皖籍的孙立人将军,戴安澜将军,卫立煌(蒋公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张治中将军等,每个人都是可以有一番笔墨的, 尤其是前两位。

    至于皖系领袖段祺瑞,我认为是军阀中最让人钦佩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芹泥

    再谢剑宁先生和溪谷先生前来交流。关于“何处是江南”,我想讨论得已经蛮透彻的了,再继续纠缠此话题,真得流于“无聊”之界了。我们可以考虑换一个话题,比如文庙先生刚刚提出的关于“抗战时期的三河”, 其实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希望读者关注的一个主题。

    我不否认“何处是江南”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江南”这个词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既定的解读,就像“古镇”这个词, 强调自己的解读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是否过于执念了呢?  

    不管怎么说,谢谢交流。

    屏蔽 举报回复
  • 文庙 回复 芹泥

    谢谢回复。我们应该是同乡。八年抗战,我祖父一家逃至三河,他参与创办了三河抗日中学。胜利后,未再踏足。所以五年前代家父去过一次。这里本来清末民初的达官贵人家族极多,抗战期间,三河有十万人口,逃难来的大户人家不少,如杨振宁一家从北平也逃到三河。这是国民党统治的敌后大城,离南京又近,可日本人38年后未能再次进入。这段抗战史,始终被掩埋,实在遗憾。孙立人和许多皖系将领,如戴安澜,都远征缅北。可以想象,他们的家乡抗敌也非常激烈。

    屏蔽 举报回复
  • 溪谷闲人

    博主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以生动、成熟的笔法给出了“江南古镇”的定义:

    “一到了古镇,时间似乎就变缓了。无处不在的慢条斯理的慵懒节奏,就像那穿越古镇的河流,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流淌,它就那样静静的安详地躺在那里, 你来了,它是那样,你走了,它依然那样。

    古镇的魅力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古镇的情怀也尽是悠远的,凝固了时空的旧岁月,自然化作了古镇幽深的传奇。”

    更广义上说:“苏州园林”不一定在苏州、“哥特建筑”不一定在哥特。

    中国的乱七八糟的旅游网站上介绍的“江南几大古镇”,几乎全部是伪造滴、骗人滴。

    屏蔽 举报回复
  • 溪谷闲人 回复 剑宁

    哪些镇属于或叫做“江南古镇”,没有什么统一或权威的说法。你觉得感觉不好也很正常。

    就像中国评选国花、国鸟,尚且评不出来,何况什么“江南古镇”?

    屏蔽 举报回复
  • 剑宁

    看到江南这个议题仍在不断延伸,感觉是增加了许多有意义的讨论。不过我当初的质疑仍未获解。不少远离江南的地方,在历史上某个时段,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作江南,但是在另外的时段却又不能这样称呼。这就有了怎样选择“江南古镇”这个话题。设想一下,南翔小笼包评为江苏四大古典小吃,上海入选江苏十大历史名城,其合理性如何?

    屏蔽 举报回复
  • 溪谷闲人 回复 芹泥

    等着看博主的《骑士-贵族-军人》。

    中国:国家是机器、军队是工具。军人不过兵痞子。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军人没什么好东西。

    美国军人是一种“职业”,与中国军队完全不同。西方军人中的“骑士”风格、“贵族”精神第一次听说,没想到。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