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入夜

注册日期:2015-08-12
访问总量:24112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吵什么


发表时间:+-

       我最爱看我同学在朋友圈里吵架,先是吵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这一套在中国适不适用,然后是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西方这一套是不是别有用心,最后是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就一颗原子弹的话,你愿意炸瓦房店还是卡尔加里,等等,搞得挺大。时间一长我琢磨出来了,大家争论这些问题并不是真正关心民主自由人权,潜意识里其实是想弄明白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到底是活在中国好、还是活在美国加拿大好。或者说,一辈子快过完了,突然很想确定自己这一辈子过得值不值;当初留在国内,或者当初出国,到底是做对了,还是亏了,“民自人”什么的都是自欺欺人的幌子。人就是这个怂逼样子,越是简单的事儿,越是直插人心的,就越是不敢面对,整了那么多没用的东西骗自己。


      我还是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把这层洋葱皮稍微撕一下。


      我在德州开旅行社的时候,第一次接中远的团,认识了团里的翻译小贾,团里就我俩年纪相仿,所以大家都睡了,我俩就去饭店大堂酒吧里喝一杯,一来二去就熟了。以后一直保持联系,她在国内,我在国外,我就讲讲我们俩这些年生活上的一些变化,给大家做个参考吧。


       第一次她们来德州的时候,90年代末,中远在国内算是比较富的企业了,但是看得出来她们收入都不高,到美国主要是花公司给的出国补助,我带他们去买东西都是到walmart这些地方。walmart的衣服在美国就是最便宜的了,那时候都是中国制造,不能买了送人,小贾都是给自己买,颜色过于鲜艳,但是质量比国内放心。那时候她们都没有信用卡,买什么都是现金。


       反过来,我老当年回国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有钱,穿的衣服在国内算名牌,给小贾带些polo,汤米的体恤衫很受欢迎。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亮眼的是,那时候国内没有信用卡,也就是说,金融服务体系跟国外差太多,我们在国外拥有的方便国内没有。总之,收入、时尚、各种软实力,国内跟国外差距很大。


       大概也就五六年的功夫,国内的收入上来了,二零零零年以后,中远同样的团来,你就不能再领大家去walmart买东西了。那时候我还在美国,一般都要带大家去foleys之类比较正式的department store,美国的土名牌还可以接受,但开始关心欧洲的品牌货了。我要是没记错,买东西还是用现金,只不过花钱不那么小心了。


       我回国情况不变,还是带那么多钱,还是给朋友买同样的礼物,国内接受美国信用卡的地方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用国内的银行卡,为了用人民币方便,哥们也去建设银行办了个卡,但是只能在北京用,不能易地取款。总的感觉是,国内收入同国外相比,大幅提高,国外相对于国内依然更时尚,软实力(比如金融)国外普遍更强。


       2005年以后,我那时已经到加拿大了,没有机会在美国接待小贾了,但是从朋友圈微博上看,小贾在国内的收入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每年长假都是在国外各种游,开始马拉西亚泰国、后来新加坡马尔代夫日本、然后是欧洲、美国。出国成了新常态,而且都是自己家出去玩,不是公司商务活动。买东西全是法国意大利的牌子,大包小包。


       我不变,还是那一套。不同的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回国就不带东西了,小贾开上了宝马,接上我先问想吃什么。我反问你什么意思,我爱吃什么你得知道啊,一年也就给你这么一次机会,不能让我说啊。这是收入上的飞跃。更明显的是,中国的事情变得更时尚起来,服装、影视、文化种种。金融服务等软的方便大飞跃,人人都刷卡,电子商务普及方便,电话APP功能的使用超过了国外。


       最近一两年,我觉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中国在各个方面正在全面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有了自己独特的东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朋友圈里的争论开始多了,焦点表面上是民主自由人权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反映了两地之间生活水平差距迅速缩小的时候,人们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变的更含糊了。我们在国外的会问,我在外面混了一辈子,原来值,现在还值吗?他们在国内的会问自己,虽然我在国内越过越好,看来值了,但是值吗?句法稍有变化,其实问的是一个问题哎。


       要是三十年前,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80年代的大学生都是美国迷,还记得那时候我们认为中国赶上美国,需要500年吗?甚至后来很长时间,每一次中国取得一个什么方面的进步,比如修高速公路了,造汽车了,买美国的电脑公司了,造高铁了,载人飞船了,总有人撇撇嘴,中美之间的差别是“质”的,就这么一小步一小步地追,西方现代文明博大精深,中国也永远赶不上。哪知道,中国就这么一小步一小步地追上来,30年过后,回头一看,并驾齐驱了。


      不过中国那么好,确实还有很多地方比不上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民自人”就不说了,一说又吵,空气食物水也不说。我扒拉扒拉,发现了一个比较温和的,就是生活的简单可预期性。美国加拿大人的人生轨迹,基本上是用制度和各种体系预制和保障的,你根据自己的个性、才能、品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做好选择,不出意外,就会实现目标,你的生活水平也会达到相应的标准。如果还想深究一下,社会比较成熟、资源比较丰富,竞争不像国内那么激烈,应当都是比较可以接受的原因吧。总之生活比较容易,对普通人来说,美国加拿大还是有优势的。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人生就是这样,要不你错过落基山,要不你错过瓦房店。成天说中国不好的人,不是念念不忘老了回瓦房店顺义养老的事儿吗?天天骂美国的人,不是在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耶鲁哈佛读书吗?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是在这些进退两难的纠结中过日子的,别看我们难取舍,其实我们挺正常。反倒是那些一口咬定美国或者中国就一定如何如何的人有问题,要不就是一叶障目的偏执狂,要不就是什么别有用心的既得利益者。


      又来了啊,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爸爸想让我爷爷去瓦房店住,跟我爷爷讲瓦房店怎么怎么好,有自来水,有抽水马桶,有公共汽车。我爸讲的吐沫星子乱飞,我爷爷听的两眼放光,可到最后让他去,他就不去。自来水怎么方便,抽水马桶怎么干净,公共汽车怎么快,我不稀罕啊。中国和美国加拿大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到了这么一个境地了,谁都可以说出对方一大堆好的坏的,关键是真让你去,你愿意去吗?


      我发现人活到100岁,学问自然就大了。前几天有个傻八在网上推荐一个公众号,叫磊磊?说是什么事儿都能用水浒里的典故套,特好玩,后来听说让人给封了。我没看,我也没去微信后台投诉,我一般有什么事儿就去查我爷爷怎么说的。水浒一共有一百零八个故事,我爷爷留下的话大概也就十七、八句,我试了试,你一生中能遇到的所有事儿,都可以用这十七、八句话解释清楚。


浏览(1734)
thumb_up(13)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温柔入夜 回复 芨芨草
    美国人讨厌中国人说到底也有这个原因。你要是穷点,做点什么出格的事儿人家就比较容易原谅你,跟他一样富了就不行了。当年美国人到欧洲去欧洲人就是这么对待他们的,土豪嘛。后来习惯了,就变成一种风格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芨芨草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海外华人回中国时有失落感。同理,为什么现在的台湾人、香港人看大陆人时的气不忿。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唉! 无论哪都逃不脱:有伙食,温柔包夜!瓦房店是共产党派出所的,德州是牛仔扯皮的。这么说来德州热闹,你脚杆也早表过态。

    屏蔽 举报回复
  • 温柔入夜 回复 薄浣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还是看人,我爷爷当年被招了警察也没去,按说生活会比留在家里好很多。我觉得也不是他怕将来成了汉奸,看不到那么远吧,就是人比较恋家。
    屏蔽 举报回复
  • 温柔入夜 回复 youguoli
    好久不见。
    屏蔽 举报回复
  • 薄浣
    你爷爷老了,习惯在自己的家乡生活,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爷爷当年才20来岁,他得为了生活而奔波,可能的话早都移民加拿大了,就你这般。
    屏蔽 举报回复
  • youguoli

    很不错的时序对比描述和心态对比描述。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