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e-chun

注册日期:2014-04-01
访问总量:11321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俺屯的路与房


发表时间:+-
 俺屯的路与房

    1970年代中后期我曾经生活在东北松嫩平原西北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它的周边环绕着宽阔而平展的草甸,南面是一片碧波荡漾的咸水泡子,屯民们们在这貌似优雅的环境中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记忆里,以至于早已融入大都会工作生活的我依然不能忘怀,脑海中依旧是40年前那个小屯的格局和面貌。

    道路和房屋是构成居住点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整体布局的显著标志。1970年代我屯大体是由横竖两条道路将屯落分割成3部分,大的道路若能鸟瞰的话呈现T字形。T字的一横为贯穿我屯的东西大道,其中点为一孤独的建筑------道北的“文化室”;与“文化室”相对于道南的是一口苦水井,苦水井东侧便是T字的一竖,这一竖的道路南北道路较宽,理解成广场也可以,但它确实贯通到屯南与咸水泡子东侧的草甸相衔接。



    上面这张图片摄于1970年代,拍摄者位于T字形结构一竖的南北道路上,向北拍照。可以看出,其路面之宽谓之广场也不为过。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屯的结构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显著的是T字形改变成倒T字形,那向下的一笔翻成了向上的一笔,如下面卫星图片所示。那向上的一笔即由东西向大道向西北延伸的路过去并非没有,只是那时是条细长小道,不那么显著罢了。而今这条通往后屯即如今村政府所在地的屯子的路已经是水泥路面,连汽车都可畅行无阻通过,足以支撑格局的变迁。 水泥路面在我屯自然是高品质道路,难怪它要承载沟通外界的任务,而屯中横贯东西的大道便大不如它,到6年以前还是砂石铺就,不知那以后是否铺上沥青或水泥了。
 

    观察上图可知,我屯贯通东西的大道的两端分别掠过庄稼地,西边的名曰“西岗子”,东边的名曰“东岗子”。若从西岗子沿大道东行,首先见到的是西岗子微微隆起且望不到边际的庄稼地,而1970年代那里曾经建有马厩、羊圈和牛圈。

 

    继续前行,道路豁然开阔,其路面铺满沙粒,据说是为以后铺垫柏油做前期准备,不过在1970年代这里则还是泥土路,并没有这般宽阔。


    道路两侧的民居大都改建成蓝顶或红顶的房屋,这都是1998年洪水后翻建的结果,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屯子的面貌。当然,没有改建的也很多,它们或者由于居者的经济条件所限,或者由于地势高,洪峰未曾涉及。




    继而前行便到达东西向道路与南北向道路的交汇点,据说这里当年就是屯子开创者搭建围墙的根基所在。


    越过交汇点,便款款地来到当年屯子的中心即所谓文化室,孤独的文化室和那眼苦水井早已为岁月所磨损,消逝掉了。



    过了虚空的“文化室”,再转眼看看路的南侧,道旁坐落着一个蓝顶的小屋,其主人姓王,乃当年大姓王家的后人。这王家的先人名叫王洪文,由于与“四人帮”中的一位同名,因而记忆至今。这王家小屋便是盘踞在当年向南的土道上,由此可见屯子格局之巨变。


    再向东,大道开始爬升,逐渐到达屯子的最高点,也就是东岗子下。


    1970年代东岗子坡下路南有一座座北朝南的4间高大土房,那是我屯知青集体户的住房。如今人已去,房不空,而是变换了主人。变换的主人原为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后任书记、再后来便离任务农了。据说当年知青离去,他用300元钱换得房主人身份,以现在眼光看似乎太过便宜,其实在知道当年壮劳力一年才挣20元的时候便会释然。知青的这座房原先是紧靠当时的土路的,但根据现在卫星图像发现,其已距道路有些距离,可见那条道路已经向北移动了不少。
 
 

    乡村道路当是行人践踏出来的,而房屋则须人力而为之。当地建房或用土坯垒,或直接夯土建成,全赖条件的适当与否。当地人讲,脱坯打墙,活见阎王,形容其活计之辛劳,可以想见建房的不易。当年我曾经预言,这样的房屋当30年不会变,如今看来仅仅有一半儿实现,不可不令人失望,这也说明变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如若进一步解放农民的手脚,给他们以希望,让其自由自在地决定自己的命运,大的发展、大的变化将是必然的。


浏览(688)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