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语

注册日期:2010-01-27
访问总量:111174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毛泽东的霸术


发表时间:+-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单位发票,参观过毛泽东生前的住处。那是一个卧室兼书房的房间,四周书架上布满了线装古书,有传言说毛读《资治通鉴》有十七遍之多。大概很多人都想知道哪些书籍真正影响到了毛的思想。如果任我选择,最想看到的该是历代各版本的《商君书》,最有看头的当是毛本人对该书的点评,体会和注释,而不是毛批《资治通鉴》或马列著作。

公孙鞅于公元前359年至338年任秦相,在位21年。史记公孙鞅初见秦孝公,大谈圣人帝王治国之道,秦王以为虚无缥缈,听得昏昏欲睡;再次见秦王,谈王者之道,秦王以为不切实际,兴趣不高;第三次见秦王,谈霸业之道,强调国家强盛的短平快,得到秦王认可。《商君书》大概是公孙鞅为秦王设计的称霸规划,该书原著29篇,现存版本24篇,且多有误漏。

1974年是文革后期,毛发动了所谓的“评法批儒”政治运动。这里的“评法”,即学习研究公孙鞅及《商君书》所代表的法家思想。现今的流行说法是,评法批儒运动是针对时任总理周恩来的政治运动。实际上,毛在晚年感受到了世人的对其建国后一系列政治决策的不满和怨恨。在毛看来,许多人,尤其是其身边的老人有误解,他试图公开向世人解释其思想渊源。

真实的毛泽东思想源于《商君书》

距今两千年前的《商君书》虽然只谈低档次的霸道,省略更高级别的圣人与帝王治国之道,但今天读来,仍然令人震憾。

第一个震憾是《商君书》中对人性的掌握。公孙鞅认为,人性的自然状态是趋于好逸恶劳,过度的安逸是淫,过多的恶劳是懒惰。好逸恶劳的结果是国家虚弱,因此,不能顺着百姓的天然本性走。商君的治理办法是,一赏九刑,即好逸恶劳者可能受到九种刑罚的惩治;而开荒种田或享有军功者可得到国家的奖赏。这样,国家与百姓共损共荣政府以名利为权柄,引导民众的行为,尽可能地抑制好逸恶劳的现象。

这里我们看到毛继续革命理论的影子。就在今天,在纪念毛诞辰12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还强调毛当年的警示,决不当李自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个震憾是《商君书》中的愚民政策。商鞅认为,民不贵学虽愚钝,但朴实,能够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实事,值得鼓励。他把靠嘴皮子和社会地位为生的儒生,知识份子,官僚等分为六类,称他们为国家的蛀虫。这些蛀虫一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二不能上战场厮杀,对国家强大来讲实属废物;而且,这些蛀虫不断地为不同民众示范如何享乐,如何逃避劳动和军事。所以,商君提出,任何官爵的任命,必须考虑候选人对国家有物力或军力上的贡献,不能仅凭巧言辩说取得。

这让我们想到毛的人民是历史的动力之说,想到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官僚接受再教育,看到关闭大学,禁书,闭关自守的思想根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愚民政策是采纳所谓霸道政策时的做法,至于更高级的帝王治国或圣人治国,大概不会采用此处的愚民政策。

第三个震憾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史载,商君治下21年,秦国真正做到了王子与平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止一位王公贵族因违法而受到严厉的惩罚,以至于有的人干脆躲在家中,长时间闭门不出。即使不犯法,贵族的后代如果对国家没有贡献,也不可以继承父辈的地位,甚至家产。

商君在秦孝公过世之后失去庇护,死得很惨,主要是这些平等政策得罪了当时的豪族。

中国至今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怀念毛治时代的平等,尤其是个人财富的相对平等。

功成身退 天之道

史载商鞅治理秦国数年,国富民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秦最后一统中国,商鞅变法,秦制改革,功不可没。司马迁《史记》专辟一章,为其立传,历史地位相当高。但还是有几大遗憾。

老子有言:功成身退,天之道。在商鞅的执政顺畅的时候,曾有人直言劝告商鞅功成身退,但被其拒绝,最后的结局是车裂身亡。如果商鞅及时退下,用剩余的时间补充《商君书》,讲清帝道,王道和霸道的方略,其历史地位也许有所不同。

毛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如果他在50年代及时隐退,其历史地位和中国的走向也许可能重写。

阶级斗争的昨是今非

法家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圣人不仁,搞阶级斗争是自然而然的事。

打江山靠枪杆子,够狠够黑不够,最高明的手段是分化社会,术语就是阶级斗争。毛一出道,就悟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看到中国社会农民阶级这一群巨大的政治资源,奉为至宝。接着就围绕农民阶级,建立农民武装,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持久战,打土豪分田地等等,直至利用农民的力量,取得国家政权。

阶级斗争是现代政党最常用的手段,只不过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美国现在的两党互斗内耗,严重时导致政府瘫痪,同样根源于阶级斗争,只不过西方精英们忌讳使用阶级斗争一词,用保守派或自由派来替代而已。

阶级斗争是毁灭的哲学,在消灭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时非常有效。但是,时过境迁,将阶级斗争的方法带到执政中来,其效果类似于用拆楼的方法建新楼,最后的结果是毁灭,这是四九年建国以来直至文革结束留下的教训。

对冲阶级斗争的中庸之道

对执政方来说,对冲阶级斗争,需要的是中庸之道。商鞅看到了这一点,而毛或是没有觉悟到这一点,或是出于自信,或是对使用权力改变人性的力量有过高的期待

商鞅的策略是,不论出身,只要聪明肯干,为国家所用,皆有发财和向上升迁的机会。他这套防止富者永远富,穷者永远穷的制度,给所有人予机会和希望。这套办法与后来的科举制度有异曲同工之效果。

但毛没有出台一套可行的中庸之道办法,从三反五反,反右四清,直至文化大革命,关闭大学,与普天下知识分子作对斗争,却启用陈永贵和王洪文等人,是一大憾事。

真实的毛泽东思想是一套霸王之术。


浏览(5582)
thumb_up(0)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香椿树1
    忍与不忍, 商鞅之死与毛泽东被诽都来源于不忍。 是啊, 功成身退,积累一笔家财合法传给后代, 既得美名有得实惠, 多好得事情。  可是, 毛与商鞅显然都是傻瓜不知道“好” 与“坏”。 
    这个好好坏都是从个人角度衡量, 他们都做了错误选择。 
    姜文电影,让子弹飞里边的张麻子显然也是这样的傻瓜, 黄四郎最后不能理解, 钱重要还是权重要还是什么重要。  所以张麻子说“二哥白死了”不但在黄四郎那里得不到理解, 连他其他兄弟也是不理解的。 
    革命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 过上好日子革命目的就达到了, 可是张麻子需要革命才能过上好日子吗? 所以, 在黄四郎的门客心目中,甚至在张麻子的兄弟,还有分了黄四郎浮财的百姓心目中,张麻子就是一个疯子。  当然, 让人心人行就是黄四郎的生长土壤, 张麻子能解决一个黄四郎, 但是, 让百姓生活在没有黄四郎的世界中。。。还是一个不可能任务, 所以, 我也承认张麻子是傻瓜, 而毛泽东与商鞅就是愚公, 对了, 愚公自己也没有把山挖走, 而是神仙被感化了才把大山移走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xu3331
    毛左吹捧毛的学问,其实毛是,不学而有术。
    屏蔽 举报回复
  • Justice_voice
    史语, you know a P
    屏蔽 举报回复
  • pumbaa
    很有道理。我记得老毛第一篇引起赞赏的文章是《商鞅徒木立信论〉但是,我总觉得老毛没有一贯之的理念。

    商鞅,也是用术而已。未知老毛到底有没有“毛泽东思想”?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