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矮

注册日期:2006-11-19
访问总量:61607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湘西掠影图片集


发表时间:+-

1.集市

集市位于凤凰县和古丈县之间的交通要道两边。汽车只能走走停停牛步缓行。没有其它地方随处可见的城管,气氛祥和无人争吵,比湖南内地的集市安静很多。



2. 公路边没地方了,大妈就捡后面的空地。“哪个幺儿把鸡笼子摆这里嘛。”




3.大姐手叉腰嘴里含着棒棒糖,有点当年祖父辈的湘西侠气。




4. 口音和四川贵州一样,而且出门都是1个大背篓。大背篓很结实能装不少东西。为什么不像湖南其它地方那样使用扁担?山上行走自然背篓方便。注意镜头里的大伯,呵呵




5. 土特产 --- 凉薯。做水果吃,脆,甜,水份多,小时候这东西吃得多。做菜吃,凉薯炒肉片放几个辣子很有味道。




6. 这女娃有点象宋祖英,但她很快将脸转过去了,没法子只能打张侧面照对付。




7. 沙龙村里那些嘴馋板栗的女村民看到这张图不会知做何感想。




8. 排排坐。反正在家里闲也是闲,不如到这里摆龙门阵。反正男人们都切外头打工切了。




9. 发展基层民主!白西施和黑贵妃正在摆摊练把式。那荷叶包里的估计是与糯米鸡有关的食品。手艺绝对好,看着流口水。




10. 这位大嫂不甘落后忙于烹调,右边铁锅里搁置的绿色粑粑是好东西,很有名的,可惜我一时叫不出名字来。与绿色植物有关,具有美容作用。当然,味道极佳。




11. 窥探一下小街。绝对民风民俗的。据说当年我就是降生于这样的小街旁的木屋里。




12. 在路上追上一辆超载的民用小车,那是村民们赶集或返家的交通工具。远远地见4大胆山民吊在车后面。




13. 我的那个嘎达!这位婆婆气定神闲地站在放到的小车挡板边。对我的一脸惊愕她打了个招呼“哈喽!悠着点”。。。。。。

大巴上我们目瞪口呆,目送婆婆远去


2. 乡土食品

油炸小螃蟹。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的路旁有一处供人落脚歇息的地方。几位当地老百姓摆了地摊卖些小吃。她们不吆喝,只顾侃大山。现卖现做,吃得放心,味道奇佳。



2. 在凤凰县的一个几户人家的村落里的小饭铺里吃当地的土菜。湘西自治州体育局副局长买单,既便宜又地道。主管业务的这位副局是我武体同学,可惜他当天要飞赴全运会赛场,否则,在他的指点下我的湘西行将更加完美。

土鸡,又叫走地鸡,顾名思义靠寻野食长大的家禽。至于味道嘛,当然和我们在美国、加拿大吃的批量生产的鸡不同。桌中间金属锅里的也是当地的著名土菜,可惜我忘记是什么了。



 

3. 这种辣椒菜和湖南其它地方的不一样。萝卜丝也有特点。两个菜都下饭。呵呵。

 

 


4. 南瓜丝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让人想起共党大佬贺龙元帅当年和部下齐唱的“红米饭和南瓜汤”红歌。




5. 这是在凤凰吃的早餐,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是什么。鸡蛋和什么东西混在一起当场现做,吃得放心,不会是假鸡蛋。稀饭和我们自家做的没区别,但那酸豆荚(网友说叫酸干豆)和酸罗卜丝有特点,好吃。




6. 见到牌子里的辣椒炒腊肉没?我先前在万维贴过我做的“苗家腊肉自家蒜”。和和这里的一比就不是一个档次了。价格:20元一盘。想尝,却脱销。那菜单后的价格被抹掉表示卖光了。无货,只得恨恨离去。




7. 油条是典型的湖南老油条,粗大且长。一碗豆浆加一根油条管饱。




8. 包子馒头外形和全国各地的一样,看起来松软可口。




9. 请注意:这个才是你去了湘西应该要找的好东西 --- 土家族酱香饼!可惜的是,我是在大约半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那座连接教学区和教工宿舍区的小桥上发现的。正值午餐时间,顾客排着长龙生意很好。卖家是一对年轻夫妻,我估计他们不是土家人,但那个酱香饼做得绝了!味道好得让我不停地吃,那真是应该要被评为全世界最好吃的饼类 ---NUMBER ONE。香,脆,还有那说不出道不明的美味。诸位如果没有机会去湘西你就打的士去北体吧。包你吃了还带。


 


酱香饼2



下次去湘西,吃当地的土家族酱香饼是首要任务。还得准备一个专门的大口袋。

3. 野景

我们去这个地方是三年前,当地农民将此景开发不久,由于地处偏僻,公路尚未修建,仅有一条可过小车的石头路。路面不平很有些颠簸。



 2. 路越来越窄



3. 大车到这里是拐不过去的。

 



4. 因为交通不便所以鲜有游人。和这个景点有协议的出租车司机介绍我们来到这里。到了景点后前面那部车里的几位大呼上当拒绝进去,和领路党的司机激烈争吵起来。司机面露峥嵘,但几位中年客毫不畏惧。架打不起来无热闹可看,我们决定进景点里去,既来之则安之,至少我们3人就将这个野外公园包了。


这个茅草棚估计网友中很少有人见过。我们来自农村一眼就知道那是什么建筑和具有什么功能。于是旅程开始前都进去朝拜了一番。不这样做不行,景点给我们指派了一位农家小姑娘当导游全程陪同。

 


5. 景点从这条山谷开始。远远望去,那两栋孤零的农舍,几块田地让我和同行的老陈想起插队农村的日子。环境如此的安静,人们可以隔山喊话,声音传出去几里路没问题。这样的地方过去愁死鬼,如今则让人向往。

 



6. 路开始难行。在小雨中过这样的跳板似的桥不小心就会滑落到溪里去。

 



7. 没有铁链光靠手脚是很难前行的。石头阶梯光滑,梯面10公分左右宽度,很难立脚。好在这样的路面不是很长,否则会让游人却步。


 

8.上去后眼前壑然开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柳树和花没有,只有一个小湖,湖尽头是几间亭不象亭屋不象屋的建筑。


 


9. 原来这几件棚子还有出处。它们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个隐秘的被历朝驻军用来加工粮食的碾房,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10. 水草清晰可见,野趣十足。

11.离开碾房前行,当地山民为开发这个景点沿石山脚搭建了栈道。真正的依山傍水。适逢小雨绵绵最合小资文青等的胃口。当年若李白杜甫来到这里不知又会留下多少绝句。

 


12. 土匪洞。当年这里是土匪们居住的地方。山洞的入口处砌有砖墙 (原装货非旅游版)。这张照片是从里面往外走出时所摄,里面很大。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里的一些镜头在这洞里洞外拍摄,记得里面有个叫穿山豹的土匪,是位我比较喜欢的有男子气的演员,姓申,叫什么名字去了?忘了。

山 洞外面是一片不大的开阔地。我在这个洞门口摆了个姿势,装着举枪向外射击剿匪的共军。本打算贴出,矮嫂不让,说还是不把它贴出来好,因为我比小申更像土 匪。注意:镜头里的那位盯着小导游的不是俺。他叫长颈子,我的体院同学,老朋友了。正在出门的那位就是我的习作“过去的哥们”中的老陈,绰号“丫头”的长 跑老将。

 



13. 出山洞后继续前行,来到了花果山的境地。远处两条白链又如同两条白龙悬挂在陡峭的岩壁上。美哉壮哉。

 



14. 抬头看,石壁上有栈道! 不上去就是白来了一趟,对不住人民币。

 



15. 登山到3分之一处再看瀑布和龙潭。角度不一,感觉这景变得深邃。

 


15. 到这个高度欣赏,我将其命名为二龙吸水。当然,不打算抢注,自我陶醉一番后继续爬山。

 

 

16.穿过一个隧道,里面无光,这是闪光灯的效果。这个石头山里的隧道是专为连接栈道而凿通的。


 

17.隧道口。17岁的小导游是位土家族。很淳朴的小姑娘,解说得体,没有胡吹,特别是没有象其它旅游景点的那些导游,见到有形的山头山峰就牵强地命名,什么望夫崖或者猴子观海之类的。鉴于小姑娘的工作表现,旅程结束时我们一致同意给她加小费。她高兴得咧嘴笑了。

 



18. 这座栈道建起来不容易。用钢筋插在岩壁中搭起来的。作为当年湘西大三线建设时的开山取石的炮工,我完全体会得到在峭壁上打洞时的艰辛和危险。光这些栈道的修建就对得起门票,更别提往石壁里开凿的那条隧道了。

 


19. 长颈梗比我们先到瀑布,正在摄影。

 



20. 从这里往下俯瞰两条水龙心里难免有些会发毛,估计25-30层楼高。

 

篇幅有限,野景的旅程介绍就在这里结束。下篇回到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中去。

建议:除了著名的风景名胜,不妨也到这样的野地走走,给人的感觉很清新。

沙龙文青阿黛说她看到这些照片时不免想起大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回想起来,那几个钟点我们正是处在诗里的那个意境。可惜的是肚中无墨,昨天才通过古狗补上。要不然,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呵呵。


4.

4。镇,山,人


前几月有网友贴过凤凰和张家界的精彩图片,我尽量做到不重覆。

第一部分 凤凰县城

凤凰1

凤凰县城沱江上游为居民区。我们住宿在这个凤门客栈里,3人一间价格60元,当时合美元7块多。卫生间里有热水供应,我们的房间在最高一层,阳台临江,晚上居高临下欣赏凤凰夜景很是惬意。




凤凰2

早晨起来开始逛凤凰。出客栈后沿沱江而行,下游是风景区。




凤凰3

凤凰街景。当地和湖南其它地方一样流行这种斗笠。当街这位有点猛,一看就是本地人。古今土洋大杂烩。左边是拳击酒吧。旁边那位年轻斗笠男如果和红短裤斗笠女对决,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右边是百年老字号刘氏姜糖,好吃。



凤凰4

沈从文先生故居。从这里学到一句英文,Way In (入口之意)。在美国这多年我还真没见到入口处标有“喂,进来”的英文。

 



第二部分 张家界

从地面看山 1   进入公园大门后给人的感觉很震撼。远处有人花大价钱拍结婚照之类的。



从地面看山 2         巍峨壮观



从地面看山 3       穹窿似乎变小了



从地面看山 4      泼墨画般的山景让人陶醉其中



从山上看山1        妙不可言



从山上看山2       阿凡的再现

 

从山上看山3        无话



从山上看山4        看着山谷脑海中浮现一行土匪,或共军或国军正在谷间小径上行走。当然,那是至少60多年前。


第三部分 土匪窝 黄石寨

土匪没出现但我们到了曾经的土匪窝。比起凤凰县里拍电视的土匪洞这个可了不得了。

黄石寨1

卡门 一夫当关万人莫过。卡门是匪窝第一道门。



黄石寨2

处处悬崖峭壁地势险恶



黄石寨3

图中右方的那间几间屋是当年土匪的联络站,可以相互喊话,从那里到黄石寨好几里山路,属于望山走死人那种,累死你没商量。



黄石寨4

望着上面的小径我们体会到当年湘西剿匪的艰难。一人一把枪就能守住这条唯一的路,上来一个撂倒一个。可是土匪还是被共军干掉了,共军土八路厉害啊。上面有记载剿匪部队如何攻克黄石寨的石碑。


 

人的花絮

真的苗家姑娘



真的土家族歌手。绝大部分听客不给钱,蹭歌。



百分之百的瑶寨和瑶族少女。外人进村被拦在红绸前,不唱歌不放进去。偏偏我们三个老家伙是闷葫芦光着急出不了声。老陈急中生智指着那斗大的厕所二字说要内急。几位姑娘对老家伙不感兴趣也就饶了我们。



假货。是女的没错,但哪个少数民族都不是,装扮倒有点接近新疆的少数民族。尽管如此仍不乏上当的男人,抢着要和她在仙境合影,兴奋得不得了。我们冷眼旁观,老陈说肯定得付钞票。




果然被老陈言中。红衣女子盯着那位老大数钱。我们希望大佬回家后被老婆暴揍,一脚踹到床铺下面去。


 

 对比照相数钱的假少数民族妹,63岁的婆婆帮来自深圳的妙龄女背包走十几里山路只赚了15元。真是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应了老话。



 全部图贴完,谢谢阅看

 

湘西可旅游的地方很多。除了张家界,凤凰县,还有天子山,雪峰山,电影芙蓉镇外景地王村,猛洞河,等等。

本图片系列摄于2009年10月


浏览(9076)
thumb_up(2)
评论(13)
  • 当前共有13条评论
  • 老矮
    回荆棘鸟:谢问候,祝小老乡好。
    3年前回去的照片。怎么不回沙龙村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荆棘鸟
    老矮回近期家乡了?感恩节快乐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杯中国茶
    我喜欢那绿粑粑旁边的三角形的东东, 是什么呀?掉口水中...
    屏蔽 举报回复
  • 王小辫儿
    弘粉好!俺不是福州是贵州滴,很奇怪哈,都叫这地瓜。北方人的地瓜却是红薯,呵呵:)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云
    看了你的腊肉篇,那干鱼豆豉辣椒是我的最爱。呵呵。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云
    看到这些照片让我有回家的冲动,那糍粑那凉薯都是小时侯的回忆。我尽管不是湘西人但很熟知那里。
    屏蔽 举报回复
  • 弘粉
    哈,王小辫儿,你是福州人吗?福州人是叫它地瓜的,我小时最不爱吃它了,偶老公是客家人,他说叫葛瓜,他最爱吃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王小辫儿
    你们叫凉薯的东东我们叫地瓜,这边超市都有,墨西哥进口的:)那种油炸的粑粑是俺上小学时的最爱:)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矮
    谢百分,安博,半江红和三哥读拙贴。
    还是山哥见识广,能叫出那粑粑的名字。
    回百分:老矮在田州,和米脂更中间隔了肯塔基和俄亥俄。我没说错吧,湘西,贵州和四川没什么区别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哥
    多谢老乡分享。

    那个绿色的东东应该是“蒿子粑粑”,是野蒿和糯米做的,味道一定好极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