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都很信的《乌合之众》,动摇你的信心了吗?zt生命季刊

作者:nngzh
发表时间:
+-
教育界都很信的《乌合之众》,动摇你的信心了吗?
2018/5/30 12:08:08
读者:69
■雅妮
教育界都很信的《乌合之众》,动摇你的信心了吗? yani 生命季刊 20180527

 

教育界都很信的《乌合之众》,动摇你的信心了吗?

 

文/雅妮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1,一本试图挑战基督信仰的心理学著作

 

那天,一位在高中做语文老师的姐妹发给我一张截图,内容是说加尔文坏话的,问我怎么回应。本来我以为是阿米念派的神学书,后来又收到另外几张截图……原来,这是一本被列在专家推荐书目上的心理学著作。而这位姐妹正准备受洗,却被书中的内容搞得很头晕。于是我也看了这本名叫《乌合之众》的书。

 

它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他的这本《乌合之众》写于1985年,被称为群体心理研究的开山之作。在中国,也已经有近二十家出版社出版。这么受欢迎,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本书可以让人知道,如何把握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领袖,一个懂得利用陪审团的律师,甚至如何做一次精彩的演讲。另一方面,教育界推荐这本书,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批判性思考,能够不从众,不跟风。

 

下面我们快速了解一下书中的观点:

 

1)群体不善于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2)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

 

3)不管谁自称是人们的领袖,人们都会本能的表示服从;

 

4)女人和孩子的话是不可信的;

 

5)群体中积累起来的只有愚蠢;

 

6)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

 

2,勒庞的思维漏洞

 

1)作者自己的审视:

 

勒庞看似很有洞见,但他自己其实也是迷茫甚至消极的。他写到:“随着古老理想的彻底消失,这个种族的禀赋也就消失殆尽了。它仅仅是一群独立的个人,因而回到了自己的初始状态——乌合之众。缺乏统一性,没有前途……只有乌合之众那些短暂的特征。文明已经失去了稳定性,只能随风飘散……当这个理想失去力量时,民族便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读完这最后一段话,我感受到,没有真理之光的聪明人,虽然试图拨开某一种迷雾,但结果却还是看到了黑暗。真是可惜了。

 

2)其他心理学家的审视:

 

在查考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虽然在国内比较流行,但在西方学界已经被批得遍体鳞伤。其中我比较认同的,是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的观点。他认为,群众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也有可能成为“公众”。

 

也就是说,当我们按照勒的研究去认识群体,最终会造成对民众的蔑视和不信任。而如果提高群众对信息了解的质量,那么群众的意见依然是可以对话,可以被尊重的。

 

3)我作为基督徒的审视:

 

这本书其实存在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矫枉过正。也就是复杂推理之后,将问题简单化的应用了。

 

作者虽然识破了群体心理会造成的愚昧,却因此否认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是有真相的!

 

有一位真正的领导者,他并不利用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来建立自己的威望,乃是以死而复活来宣告他神儿子的大能。他带来的是一个永存的国度,而我们对那个国度的盼望与效忠,绝非群体间的互相煽动,乃是建立在神儿子耶稣基督的应许上。

 

那么,给我发微信的姐妹,她的困惑在哪里呢?或者说,这本书的哪些观点挑战了基督信仰呢?

 

其实这是两个问题。

 

第一,哪些观点挑战了真正的基督信仰?

 

第二,哪些观点挑战了大部分人心里的基督教?

 

我们举几个书中提到的例子来说明。

 

3,“十字军”能代表基督教吗?

 

作者说,当个体被同一个原因而聚集成群,他的心理会发生某种变化。比如丧失理性,思想情感都变得极端狂热。而这种心理容易被野心家利用,造成像“十字军东征”,甚至“儿童十字军”这样的事情。

 

没错,当基督教作为一个群体形式出现时,确实会出现某些符合作者所描述的现象。但其实不只是古代,这种由于群体心理而造成的极端行为,在当代的宗教界也时有发生。

 

比如就在我附近的一间教堂,常年都有大群病人住在那儿,他们有一样的信念和行为模式,他们不吃药只吃牛肉,而且是定时定量。后来觉得牛肉有点贵,就集体改成了吃鸡蛋。他们互相影响,彼此为精神支柱,一同为了这种“属灵”的饮食习惯而狂热,甚至奔走相告。我相信这种事儿,一个人是坚持不下来的。那么如果勒庞知道,估计也认为这是一个支持自己观点的好例证了。

 

但若冷静下来对照《圣经》会发现,很多极端的行为虽然是以基督教名义干的,但却并不是基督徒该干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真正的基督信仰,与在群体心理中产生的宗教行为加以区分。

 

4,是“心理学”还是“信心”?

 

但作者不管这些,他认定了所有群体行为,都来自一个领袖的忽悠。甚至引用《圣经》来说明。在第142页他说:不管是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社会信仰,还是对一部作品、一个人,一种主张的信念,都是伟大领袖的作用……福音书上就说过,信仰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

 

可是,福音书的原话是: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太21:21

 

这可跟作者的意思完全不同,他说的是“心理学”,而耶稣说的是“信心”。心理学研究的是,从人本身发出的意念、思想并行为动因,而信心说的是,从人以外赋予给人的力量,并行事的动因。

 

因此,普通领袖可以利用群体心理的特征,使人生发执念与过火的激情。但基督信仰的元首耶稣,却不是利用某种技巧使人作出选择。甚至,人在这件事上是被动的,是被选择的。耶稣改变人的途径是——道与圣灵。

 

5,然而耶稣并不在坟墓深处

 

而在第178页勒庞又说:“提比略,成吉思汗和拿破仑都是可怕的暴君,但是躺在坟墓深处的摩西、佛陀、耶稣和穆罕默德,则对人类灵魂进行了更深刻的专制统治……人类社会中唯一真正的暴君,一直都是亡灵的影子或他们为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

 

对以上政治家或宗教领袖的评论,我们不置可否,但唯独不能如此评论耶稣。因为他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耶稣不仅不在坟墓的深处,甚至祂的坟墓至今还是空的!

 

耶稣,不是靠思想或精神来影响人,因为祂给人的不是幻想,而是真实的应许!祂从坟墓里复活,升天,正在为所有信祂的人预备一个永恒的居所。因此,真正的基督信仰,不是心理学可以解释的,而是创造宇宙的真神亲自建立的。

 

6,特蕾莎修女的上帝,是真正的上帝吗?

 

除此之外,作者对真正的基督信仰有一个重大的误解。那就是在论证“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随着群体的变化而变化着的想像力”这一观点的时候所举的例子。

 

他说:比如旧约中嗜血成性的耶和华,并特蕾莎修女那样充满爱的上帝……有着天壤之别。

 

他的错误在于:第一,旧约中的上帝并非嗜血;其次,特蕾莎修女的爱,并非代表上帝的爱。而上帝,真的是从来不变的!

 

上帝对悖逆之子的击杀不只会发生在旧约,也会发生在世界的末了也就是说,上帝一直都是会杀人的。只是“嗜血”这个词用错了,并非上帝喜欢杀人,而是上帝永远喜欢圣洁与公义,上帝永远恨恶罪。而特蕾莎的爱,恐怕是人们对上帝之爱最为严重的误会了!

 

若作者足够了解特蕾莎会发现,她虽然是一位基督教界最知名的修女,但她并未以上帝的命令为“爱”的前提。

 

上帝的爱,是“舍了自己的儿子,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的爱。可是特蕾莎的爱,却只符合了“舍己”,却不是为了“叫一切信耶稣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她甚至公开表明,她尊重每一个人不同的信仰,她会握着一个腐烂的手等候他离世,并按着异教的要求来为其安葬。这种做法特别无私,她的奉献和吃苦都是我们应该佩服和学习的。但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爱灵魂,救灵魂,盼望每一个人都能接受耶稣而免去地狱之火的基础上的!因此,她的爱,只是好人好事的慈善。

 

而旧约的上帝和新约的上帝从来都有着相同的属性,那就是——圣洁、公义、慈爱。而这些,上帝恰恰是在十字架上完美的彰显了。

 

7,万一你信主真的是因为“群体心理”

 

最后想提醒弟兄姐妹,虽然普通意义上的群体有各种弊端,但在基督里,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虽然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可能产生作者所说的那种心理现象,但有圣灵同在的我们,可以靠着主,时时回到《圣经》的教导而克服。

 

另外,所谓的“群体心理”,确实是很多人最初加入教会的原因。但别忘了,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别忘了神叫万事相互效力。你因着什么而来教会听道没关系,重要的是,最终你信的是不是真道。

 

因此,作者虽然对着基督教一顿猛打击,但却不能动摇基督信仰的根基。反而,还能让坐在教会的我们反省,自己所谓的热情到底源自什么?是仅仅有热心,还是按着真知识的热心?(参罗10:2

 

那么,就让我们随事都能问这几个问题:

 

我的领袖是谁,是某个受欢迎的人物还是耶稣自己?

 

我是被什么驱使,而进入一个群体,是人的私欲,还是神的心意?

 

我在受什么力量的引导而采取行动,是《圣经》的教导,还是某种人为的精神?

 

愿主保守我们,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祷告!

 

雅妮 中国大陆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