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青春(63):集体捕狼

作者:芨芨草
发表时间:
+-

马背上的青春63):集体捕狼

贺长文

 

春节过後不久打狼的季节也到了。忙过接羔公社组织了一次打狼的集体活动。草原狼的活动范围大,跨了几个生产队。按当地的方法打狼需要很多人参与,由公社出面协调统一行动效果更好。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早早借了匹马,也跟着大家一起去凑热闹。来草原几年了,这是第一次参加打狼活动,很有新鲜感。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草原上还能见到狼,常常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狼的嚎叫声。最初听到狼嚎感觉瘆得慌,尤其是在蒙古包外面下夜、露宿或迷路时。狼群离得远卧在蒙古包前的狗或许还吠几声,狼群若离得近,道日玛家的老黄狗吓得不敢吱声。在荒野中放牧常见到牛马的尸体,不是指零散的白骨,是肚子被掏空的干尸,那肯定是被狼吃剩的。草原上有的是牲畜,狼不愁没吃的,所以常见到它们吃剩的牲畜皮和骨头架子。正因如此,草原上狼攻击人的情况也绝少发生。我来草原之前从没听到过狼的嚎叫声,加上对狼的误解,身处旷野听到狼嚎难免感到害怕。草原狼不直接攻击人,所以牧民们不怕狼。但草原狼吃掉病弱的大牲畜或其幼崽儿,对牧民来说也是损失。那时的牧民不知道生态需要平衡,认定牲畜越多越好,狼吃牲畜就成了祸害。饿极了的狼偶尔也会直接进入围栏里袭击羊群。我们生产队有的的浩特真的遭到过狼的袭击。进入羊圈的狼咬死羊後并不急于吃,而是不停地继续伤害其他羊,这是狼的可恶之处。圈里的羊群被狼吓得忽东忽西乱挤,牧民听到动静若能及时从蒙古包出来,还能抢救一些濒临死亡的羊。牧民用花椒水清洗狼咬的伤口,这种土方法或许能挽救部分受伤的羊。狼若冲入马群或牛群,就只有牺牲弱小牲畜的生命来换取整个畜群的安全了。我们队的马群、牛群夜间无人看管。

草原狼吃牲畜侵犯了牧民的利益引来了杀身之祸,所以每年春季,公社都要组织打狼的狩猎活动。

牧民们有打猎的习俗,手段有用枪打和下夹子夹等方法。我在草原听说过掏狼窝的,但没看到谁用枪和铁夹子对付狼的。草原狼奔跑速度快,耐力差,针对草原狼的这一特点,牧民们多采用围猎方法捕它。

草原狼机警多疑,通常以气味、叫声沟通。草原狼也很狡猾,它既会占用其他动物的洞穴,也会自己挖洞,它的洞穴常常有几个出入口。牧民们在放羊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草原狼的洞穴,偶尔能从洞穴中掏出几只狼崽儿,当然这种机遇是少而又少的。围捕草原狼就是以这些被发现的洞穴为中心围起一个大大的包围圈,人们喊叫着,产生很大噪音,期望把狼赶出洞穴。围猎圈逐渐缩小,如果狩猎范围内真的有狼,受到惊吓的狼就会四处逃窜。人骑着马追狼,人多势众。驮着人的马跑得没有狼快,但人可以搞接力,你的马追不动了,我来;我的马跑不动了,他又来接续。有些牧民还带上了猎狗,这时狗仗人势往往表现得特别勇敢。人比狼多,直到狼累垮了,实在跑不动了,这时便可以用马杆子套住它,将它拖死,或用长马鞭将它抽死。当然不到狼精疲力竭时不能接近它,否则狼会反扑过来将人咬伤。

这种打狼的方式肯定很古老。我想到小时候除四害打麻雀,也是敲破盆发出很大声响,或在杆子上绑一根破布条,同学们由老师带着站在房顶上或爬在树上,敲打着、舞动着、呼喊着,好不热闹。原来这么做不是领导们、科学家们的发明,而是从祖辈上传承下来的。

在我看来,这种打狼方式更像是一场游戏,一场娱乐。这次打狼活动,公社动员了几个生产队的社员。有的社员让年幼的子女看守羊群,自己赶来参加打狼活动。每每有这样的集体活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连坐骑也要打扮打扮。甚至几天前就要备马,去马群换上快马,剪齐马鬃或把马鬃编成辫子。打狼活动中,欢聚比打猎更重要。可惜我参加的这次轰轰烈烈的打狼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没有捕到狼。虽然没能亲历打狼的最後阶段,但人们的欢乐并没有因为缺了战利品而有丝毫减少。

这一年没打到狼,第二年不仅打到了狼,而且发生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