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

作者:壹嘉出版
发表时间:
+-

这是高伐林老师在《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青年论坛>纪事》新书发布会上的书面发言,征得高老师同意,转发在这里。


刚刚走马上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宋德福对我说:现在社会上情况复杂,年轻人也有各种想法,咱们团中央表态要更加谨慎,一句话说出去,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会被别人拿来做什么文章,很可能完全出乎咱们初衷——这一点咱们要格外注意!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

——在李明华回忆录座谈会的书面发言 


  高伐林



  老高按:2024年2月24日美东时间下午,在线上圆满举行了李明华回忆录新书座谈会。围绕由壹嘉出版社出版的李明华回忆录《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青年论坛〉纪事》,嘉宾们按照40后、50后、60后、70后……“论资排辈”的顺序,踊跃发言。先后有:徐友渔、胡平、吴国光、蔡崇国(法国)、张劲帆(澳大利亚)、Adrian Geiges(佳杰思,德国学者,中文怪腔怪调,但还能听懂)、柳红(奥地利)、莫莱斯等中外嘉宾发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滕彪、苏炜、程宝林等多位学者、作家,也光临并做简短发言;还有巴黎的旅法印度支那流亡华人朱先生、新泽西华人Connie女士,也发表感想或者提问。据悉,参会的还有纽约的出版人、作家、学者罗慰年。
  嘉宾与观众共同回忆八十年代的中国,反思知识分子的使命,发言很有信息量!壹嘉出版社创办者、负责人刘雁女士告诉我,大家发言要点的文字整理正在进行。座谈会的视频,也将在YouTube上发出(壹嘉注:youtube链接:https://youtu.be/9CJQrxqTRnw?si=sf0xsHCp4y-WUI8w)。
  本来我也要发言的,但嘉宾和观众发言十分踊跃,时间不够了,我就不发言了,将已准备的发言提纲再加以充实扩展,聊作书面发言。


zz.jpg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青年论坛>纪事》已经上市,点击购买


        我是1982年2月底大学毕业,分配到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的,日常任务非常繁重,喘不过气来。李明华、王一鸣等人筹备刊物期间,到北京来,鼓动我参加《青年论坛》的工作,陈东升、远志明、吴学灿等人积极主动,感染和激励了我,于是勉为其难,也成为了北京记者站的一员。
  我想讲一件小事,印证李明华在回忆录中的叙述。
  《青年论坛》筹办者们希望获得团中央的支持。不仅可以在政治上加一重保险系数,更看重共青团多年来形成的较为雄厚的人脉资源,以及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动员能力。忘了是谁在讨论中半开玩笑地憧憬:全国有多少团委、团总支、团支部?若一个团支部订阅一份《青年论坛》,就是高达两三百万的发行量!——幻想通过组织系统的力量从上而下带强制性地推动订阅,表明那个年月我们思想上的局限性。不过,我们大家知道这不过是说笑而已,谁也没想把《青年论坛》办成共青团的机关刊物啊。
  我在团中央宣传部这个位置上,责无旁贷。李明华、王一鸣等人交给我一份筹备报告,希望我转交给团中央领导,特别提出“希望得到团中央的指导和支持”,还有几条具体请求:“刊物的有些栏目,我们设想与团中央宣传部合办。团中央宣传部可指派同志参加《青年论坛》编委会的工作,我们热情希望团中央领导同志为之撰稿。”
  我按正常程序,将这份报告呈交给了团中央宣传部主管副部长江洪,并向他介绍了杂志的背景和筹办情况,获得了他的理解和肯定,江洪批示:“对此刊应予以支持和关心。”然后呈递给团中央书记处分管宣传口的书记李源潮,李源潮批示:“建议省团委了解一下情况,团中央可原则上鼓励,但不参加编委,不合办栏目。”团中央书记处第三把手刘延东批示:“同意源潮同志意见”。
  李源潮的批示显然相当谨慎,但鼓励的姿态还是明确的。在那个年代,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杂志尚未创刊,八字还没一撇,还能要求他们什么呢?
  我也去找了中国青少年研究所负责人老谢。这个研究所,归中国社科院与团中央双重领导,就在我们团中央机关大楼的楼上办公,我与老谢和他手下几位年轻研究人员本来关系就很密切,老谢听我一游说,满口答应通过他们的系统,帮忙组稿、进行宣传,将来有机会可以合办征文、评奖之类的活动。
  与此同时,北京记者站记者季思聪,也争取到《中国青年报》同意发《青年论坛》创刊的消息。我们也希望《中国青年》杂志社能发类似的消息,我忘了是不是我去联系的,他们态度也很积极。中国青年出版社从社领导到编辑室主管也都是常打交道的熟人,都说《青年论坛》创刊是好事,要找机会合作……
  上述情况我都及时反馈给了李明华等人,他们喜形于色,很受鼓舞。共青团湖北省委收到团中央批转的领导意见后,立马向全省团组织发了通知,要求支持《青年论坛》的组稿与发行——当然,即便在湖北,也并未出现每个团支部订阅一份《青年论坛》那样异想天开的好事。
  这样,《青年论坛》在创刊号上就印上了向团中央宣传部和几个直属单位:《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少年研究所鸣谢。我收到这期杂志的样刊,交给了团中央宣传部江洪副部长和青少年研究所老谢,他们也很高兴。
  不料事过一年多,1985年11月上旬,《青年论坛》突然接到团中央办公厅来信说,《青年论坛》创刊号上称得到了“团中央所属四个单位的大力支持”。据查,这四个单位“都未给予支持”,请你们作出说明,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情”。团中央还指示共青团湖北省委派人到《青年论坛》编辑部追究此事。这真是兜头一瓢冷水!
  查问不是由原来经手的团中央宣传部出面,而是由此前没沾边的团中央办公厅出面,本身就透出了某种难以言说的微妙之处。
  团中央的支持明明都事实俱在啊。更何况,在此前几天,《青年论坛》编辑部还收到团中央的来信,说团中央要组织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邀请《青年论坛》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此前欣然接受鸣谢,近期还要求合作,明华在书中不解地问道:怎么一下子变脸了?
  回顾那段岁月,中共高层的保守派与改革派缠斗正酣,团中央也“换马”不久。胡锦涛1984年底正式当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几个月后,1985年7月,就调任贵州省委书记;这年秋天中共中央任命总政派来的行伍出身的宋德福,接任团中央书记处一把手。
  《青年论坛》创办时向团中央争取支持之际,是在党中央改革开放主旋律下的胡锦涛主政团中央时期;但一年多后时空变易,已经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声浪渐涨之下的宋德福主政团中央时期了。政治人物,尤其是有一定级别的政治人物,政治敏感度都非常高——在官场上的一个基本功,就是要学会自保。
  很巧,1985年年底,我调动工作,告别团中央,离开之前也感受到团中央机关内空气的变化。也很巧,有一天下班之后,新任第一书记宋德福到宣传部,没找到他要找的人,就跟还在办公室没走的我聊起来。宋德福是1983年年底到团中央担任书记处排名最后一位书记的,此前他是总政组织部青年处副处长,我与他在张海迪、朱伯儒等先进典型的宣传上打过多次交道,不算生疏。他应该听说了《青年论坛》与我有某种瓜葛,就问起《青年论坛》“向团中央几个机构鸣谢”是怎么回事。虽然事出仓促,我还是尽可能完整又简明地汇报了前因后果,强调该刊找到团中央来请示汇报,争取团中央的支持,团中央宣传部和几个直属机构的表态,都有据可查,他们和《青年论坛》的联系,都是正常的,该刊“鸣谢”也并未出格。
  宋德福听得很认真,又问我是否了解办刊者是什么人?我说比较了解主要办刊者,像主编李明华、社长王一鸣,都是毕业不久、分配到省社科院任职的青年理论工作者,很有热情,也很有干劲。
  听完之后,宋德福说:团中央应该支持青年人发挥聪明才智,目前看,根据你所说的,也谈不上出了什么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上情况比较复杂,年轻人也有各种想法,咱们团中央表态要更加谨慎,一句话说出去,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会被别人拿来做什么文章,很可能完全出乎咱们的初衷——这一点咱们要格外注意。
  团中央一把手这番话,强调的侧重面很明确,但他到底是老资格的政工干部,讲得滴水不漏。我只有唯唯称是,接受提醒的份儿。
  事后我才知道团中央办公厅竟然向《青年论坛》发函追究,推算起来应该是在宋德福问我之前。我想:《青年论坛》应该还保存一年前李源潮、江洪等人批示的手迹,拿出白纸黑字,应该就能澄清误解了吧?

logo+text.jpeg

更多好书,欢迎访问壹嘉官网https://1plusbooks.com

更多阅读:

吴官正“过手”《青年论坛》

 珞珈之子:八十年代的武大和武大学子

 钱理群:“以改革为体,以自由为魂”:《青年论坛》与八十
年代

他们如风过无痕,彷佛这鲜活、美好、无奈、无情的人间从未来过。”(阿武:序《中国,19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