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上)(zt)

作者:芨芨草
发表时间:
+-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zt)

 

1、洛阳博物馆 战国铜齿轮

1976年东周王城粮仓遗址出土。准确的来说,这种齿轮应该叫棘轮,目的就是单向移动防反滑的,考虑到出土地为粮仓,因此这个装置很有可能是锁:正向滑动来锁死门,不能通过外力简单的推开,在通过上面搭扣上的小环(或许是线)利用牵引的方式来松开搭扣,非常的科学。

 

1.jpg

2、战国晚期银鞋底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M16出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碾压AJ的小银鞋有没有!

2.jpg

 

3、国家博物馆 战国(秦)铜手钳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和现在的钳子真的一毛一样。

 

3.jpg

4、扬州博物馆 东汉铜阳燧燧

古人的取火工具,阳燧即利用太阳能取火的工具,梦溪笔谈有载:「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 」,描写了阳燧这种中国古时的取火工具的使用方法。

 

4.jpg

5、河北省博物院 铜祖

「且」实际上是男性生殖器之象形,后用于祭祀,加上示旁,即供奉祭祀之意,即成为「祖」。于是,考古中发现的男性生殖器形的物品,便也被称之为「祖」,铜制的便叫铜祖。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设计的铜制阴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性工具。

突然想到给我家大儿子(猫)起的名字是「祖祖」,现在有点不忍直视。。。

河北省博物院中山国展厅里这个铜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很多去过河北省博的朋友都说没有看到,的确放的地方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因为实在有点难以启齿,所以博物馆自己都没有给这件文物放介绍牌,没有任何文字注释,只能老司机们自己去发现了。

 

5a.jpg

 

5b.jpg

6、河南安阳殷墟 殉人

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打生桩」。今年万圣节在殷墟过的,真的是「坟头蹦迪」了。据说商周时期殷人殉人的传统里,造一个重要的建筑时,会用真人打生桩,并且这个被殉的人,身份越尊贵,地位越崇高越好,被选中的是一种荣耀。希望如果有天穿越回那时,让我做个普普通通的小屁民就好。。。

6.jpg

不过这个是个复制品,原件博物馆收走了,弄一个复制品在这里是为了更形象地告诉你,这里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殉人。有知友问为什么要放复制品,不放原件。光天化日,玻璃密封,对遗骨、铜器的伤害都会很大,不可能会这样去处理,所以我能肯定这个殉人是复制品来着。

 

补充:评论里很多人问「铜祖」到底是祭祀用的还是实用的。我上文中说的那段:

「且」实际上是男性生殖器之象形,后用于祭祀,加上示旁,即供奉祭祀之意,即成为「祖」

是在解释「祖」字的来源,确实是一种古老的生殖崇拜。

但是河北博物院的这件「铜祖」是汉墓陪葬品,在满城汉墓第二展厅里,评论里告知是窦菀的陪葬,可想而知确实是以人为本的实用器具。而且根据「双龙」造型,及综合评论里一些专业知友的分享,基本可以判定这个是古代女同自用的「性器具」啦。

为了模拟的逼真,第二张图里可以看到,古人还做出了两颗蛋蛋装饰,真的用心了。。。


7、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个距今5000年前的头骨。

这个头骨的历史并不悠久,并没有展示出人类起源的秘密。然而,在这具头骨上,留下了新石器时代神经外科手术的印记。

 

7a.jpg

 

7b.jpg

2001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在整理鉴定广饶县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人骨标本时,发现在编号为M392墓的墓主颅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毫米×25毫米的近圆形颅骨缺损,推测墓主生前曾施行过开颅手术。

该颅骨的手术部位在右顶骨,有一边缘光滑的骨缺损。自该缺损处向外延续三条骨折线,其边缘光滑,有愈合迹象。左颞顶部存在骨折线,左顶前一骨缺损,边缘不规则、欠光滑,此处颅骨向颅腔内移变形。

左顶前的骨缺损,符合影像学改变符合颅骨良性肿瘤(如胆脂瘤)侵蚀破坏颅骨的改变。专家研究推测,墓主人生前头部遭遇外伤,原始社会的医务人员为他实施了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证据除了右顶骨这一缺损的影像学特点,还有从该缺损处向外延伸的三处骨折线。我们知道,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位置通常根据脑挫伤位置决定,在去骨瓣的同时还要清理血肿。

颅骨缺损的生骨修复是沿缺损边缘骨膜化骨,爬行替代颅骨外板、内板,环绕板障生骨修复,可称为“舌样衔接愈合”。根据大体观察和影像学证据,经研究,这例原始社会开颅手术病人的骨缺损修复大致与现代社会的开颅手术病人相同。墓主术后生存期大于五个月,具体生存期不详。因为开颅病人术后五个月之后的骨修复就停止了,术后五个月的骨修复影像学表现跟术后五年的表现一致。

以上,山东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证明了该病人接受的是有医学价值的开颅手术,而不是出于宗教等因素在脑袋上开洞。这跟一些古代遗址发现的从死人颅骨上钻洞的习俗更是不一样。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现代社会的经验,一位基层诊所的全科医生的服务范围至少要有一千名以上居民,医生才有能力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治。这个文物的出现,说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达程度可能远比今人想像的高。广域的社会组织让知识和经验可以迅速的积累,否则一个小部落的巫医很难通过部落里的百十口居民掌握开颅手术这样高难度的技术。社会组织形态的成熟让这个病人在治疗和术后康复期间能得到供养,不然他早就病死、饿死了。考古学证据表明,病人遗骨完整、摆放自然,随葬品丰富,根据当时的文化背景,病人并非死于非命,并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墓葬考古证据说明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成功回归社会。这一文物的出现,证明了原始社会山东较为发达的社会、文化、经济水平。

这一文物的研究,证明山东先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开颅手术,成为了中原地区神经外科的起源地。据《史记》记载,上古时代的济南籍名医扁鹊掌握一种名为“摇髓脑”的医术,这可能是我国古代神经外科发展的又一证据。虽然这个技术被我国历代老中医传承丢了,但是证实了原始社会我国老中医的水平。

原始社会医务工作者根据脑挫伤位置决定手术位置的临床思路,与今天实施相同手术的思路是一致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原始社会医疗条件有限,考虑到受术者耐受,应当尽力控制手术时间。这些学者认为,限于时代局限,术者仅在外伤部位的对侧实施了单纯的去骨瓣减压术,因为术者没留下清理血肿的证据。由于原始社会经治医院的病案室被我国古代社会的药贩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颁布之前就挖出来卖给老中医了,我们今天对这一手术仍然有许多不解的地方。

考古工作者为了下一步研究,正在探讨扶乩请神请经治医生把病历补写一下。学术伦理委员会表示这个研究不利于医学发展,不然以后都说“写病历?鬼写啊!

 

8、上海博物馆的子仲姜盘

盘子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再常见不过,其主要用于盛放食物菜肴。不过,对于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来说,盘不仅可以盛放菜肴,还用于洗手。

在上海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春秋早期的盘子,叫子仲姜盘,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

8a.jpg

 

此盘内共有632字的铭文:

佳六月初吉

辛亥大师作

为子仲姜沫

盘孔硕且好

用祈眉寿

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8b.jpg

铭文

大概意思是:在六月初辛亥日,太师(官职)为其夫人仲姜,造了这个盘。这个盘又大又好,可以用来祈福长寿,后代子孙也可以一直作为宝贝使用。

其中,子仲姜的子,是内子、内人、老婆的意思,仲表示其夫人在家排行第二,古人以伯仲叔季派次序;姜表示其夫人姓姜。子仲姜盘意思就是太师为夫人仲姜所造的盘子,不知是生日礼物还是结婚纪念日。

用今天的眼观来看,送个盘子做礼物,这恐怕是钢铁直男吧?实际不然,因为这个盘子可不一般。

子仲姜盘,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重12.4Kg,比较大,也很沉。从外观来看,此盘三足两耳,三足均为大眼阔嘴的萌虎,看起来十分搞笑。

8c.jpg

足部是萌虎

盘上还有对称的一对龙,卷尾曲耳,扒着盘沿,两只龙角犹如辫子一样。龙的下巴抵在盘口处,眼睛盯着盘内,仿佛盘内有着诱人的食物,它已经迫不及待想进去吃了。这模样,活脱脱在桌子前等吃的一个馋嘴小姑娘。

8d.jpg

 

正面看

不过,最精妙的部分,还在盘内。

子仲姜盘内铸有31个水生动物,以中心水鸟为圆心,向外散发五圈,包括20个浮雕动物和11个圆雕动物。

20个是浅浮雕并不稀奇,它们只是刻在盘上。最难得的是另外11个圆雕,它们是立体的,不与盘一起,可以在盘底作360度旋转,而且不会因为水多而离开原位置。这是为何?

11个圆雕与盘通过支柱连接,这个支柱上端类似蘑菇头,可以保证圆雕牢牢套嵌在支柱上又不会脱离。这就需要先铸造盘及支柱,在支柱上涂抹薄薄的泥料后,再铸上圆雕动物。整个过程不能让泥料破裂或不匀,还要保证圆雕刚好嵌上,需要相当高的工艺技巧。

 

8e.jpg

要知道,那可是在2600多年前啊,古人的智慧,若非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

其实,任何物件都有其寓意,尤其是礼物。在当时,人们有着最原始的生殖崇拜,鱼和蛙都是多子的动物,一般都会作为多子多福的形象,绘制在器物上,而龟则代表着长寿。

所以子仲姜盘的鱼、蛙、龟包括水鸟等,或许还有着“多生贵子、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在里面。而在古代,由于医学不发达,生育很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这位太师很宠妻,既希望她多生孩子,也希望她能平安生育。

你可能会问:这个盘里这么多小动物,怎么洗手啊?

其实,严格来说,盘并不是洗手用的,而是接洗手水用的。具体来说过程是这样的:当仲姜要洗手时,会有一奴隶用匜舀水倒下,仲姜就在水下洗手,而另一奴隶就用盘接住流下的水,手位于匜和盘之间,不接触盘和匜。

 

8f.jpg

可以想象,当水流到盘中时,圆雕的鱼儿立马就可以“游动”,那个场景,任谁看了都会很惊叹吧。

其实,这件国宝一直流失在国外,我国驻外机构追踪了9年才发现,先是在澳门,后来由香港叶肇夫收藏。1994年,在国际刑警协助下,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及副馆长汪庆正到香港鉴定,确认为内地流失文物。

几年之后,时值香港回归,马馆长想借子仲姜盘搞个回归大展,遂写信表明意思。但叶肇夫甚为慷慨,直接说,不用借了,我打算捐给上海博物馆。后来在1997711日,上博举行了子仲姜盘捐赠仪式,从此,这件国宝又回归祖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