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工期,梁思成对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的意见被否决

作者:贾舟子
发表时间:
+-

本文原载于《百年潮》2014年第2期,作者苏峰,原题《新中国的建筑奇迹》。此处略有删节。


今天的人们或许很难相信,人民大会堂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共只用了1年零15天,其中,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10个月内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可以说是世界建筑史的一个奇迹。


“国庆十大工程”具体负责人万里


1952年,36岁的万里奉命进京,调入中央建筑工程部任第一副部长。1958年,任城市建设部部长的万里从中央调入北京市,任市委书记处书记,不久任北京市副市长,成为继彭真、刘仁、郑天翔之后,负责北京的全面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第四人,人民大会堂就是在万里具体领导下完成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为了迎接共和国的第十个国庆纪念日,要改建天安门广场,并在北京建设一批公共建筑工程。北京成立了刘仁、万里等参加的“国庆工程”小组,在万里的具体领导和负责下,北京的国庆工程便开始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1958年9月初,刚走马上任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在市政府传达中央关于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通知——即建好万人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加上原有的工业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共十大公共建筑。“十大建筑”的概念因此产生。


在原有的公共建筑计划中,有的已经建成(苏联展览馆),有的推迟缓建(美术馆),有的下马未建(国家大剧院、科技馆),有的虽为国庆工程却未列入十大建筑(钓鱼台国宾馆),有的当时正在兴建,后又列入国庆工程(北京火车站、华侨大厦、民族饭店、工人体育场),最后完成并确定为首都国庆十大工程的公共建筑与原计划有所不同,即万人大礼堂(后称“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和北京工人体育场,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简称“国庆十大工程”。


此时距1959年国庆节只剩下不到13个月,而且参与规划的苏联专家也已经撤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建这么一大批公共建筑,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北京市政府立刻以中国建筑学会的名义向全国建筑界发出邀请——短短3天之内,全国各地30多位顶级建筑师云集北京。大师们要做的,不只是“十大建筑”的设计,还有天安门广场的规划。


改扩建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处于北京的心脏位置,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明、清两代,天安门广场是皇城的前院,呈狭长的“T”形,面积约11公顷,三端各有一门,是一个封闭的广场,又名“天街”。广场南端为中华门(此建筑原在现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中华民国称中华门,故有“国门”之称,1959年天安门广场绿化时被拆除),门内东西两侧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1952年,东西两门被拆去,仅留下门洞,俗称三座门。


自五四运动以来,天安门一带是许多政治运动的群众活动中心。北京刚解放时,天安门年久失修,十分破旧,且广场坑洼不平,周围杂乱无章。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为重大节日庆典和群众集会、游行的政治性场所。历年“五一”、“十一”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活动。中央和北京市十分关注天安门广场的改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和扩建。1949年开国大典前,整治天安门广场,立国旗旗杆,移天安门门前的华表和石狮;1952年,拆除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将观礼台改建为永久性建筑;1955年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建,拆除了沿公安街和西皮市的东、西两道宫墙,广场面积扩展了近1公顷,天安门前的榆、槐树换植油松,广场铺砌了混凝土方砖。


自1949年到1954年,北京市就天安门广场的改建陆续做了15个方案,对天安门广场的性质、规模,对古建筑的处理以及广场的尺度等都有很大争论:


第一,广场的性质。有人认为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广场周围应以国家的主要领导机构为主,同时建立革命博物馆,使之成为政治中心;有人认为天安门周围,应成为以博物馆、图书馆等建筑为主的文化中心。


第二,广场周围建筑物的规模。有人认为天安门广场代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它周围甚至在它的前面或中间应有一定的高大雄伟的新建筑,使之成为全市建筑的中心和高峰;有人认为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都不高,周围的建筑也不应超过它们。


第三,对古建筑的处理。有人认为古建筑(正阳门、中华门)和我们新时代的伟大建设比较起来是渺小的,必要时它们应当让位给新的高大的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建筑;有人认为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应当保留。


第四,广场的大小问题。有人认为天安门广场是我国人民政治活动和群众游行、集会的中心广场,应当比较大,比较开阔(三四十公顷左右);有人认为从建筑的比例上看广场不宜过大(20公顷至25公顷即可)。


1955年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成立,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北京市又编制了10个方案。与前面15个方案相比,注重新旧建筑体量尺度的协调;广场中的高大建筑取消了,广场中的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天安门;天安门和正阳门都保留了下来,大体保留了“T”形广场的形式。


毛泽东结束了这一争论。毛泽东对天安门的改建表态:改造天安门广场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气魄要大,要使它成为庄严宏伟、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彭真指示,天安门广场要从原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处一直向南拓展,直抵正阳门一线城墙。


广场大小定了,哪些建筑物会被安排在广场之内?


“国庆十大工程”中,原计划有四项,即万人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安排在广场内,但最后国家大剧院被移出天安门广场,这是为什么?


这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改建天安门广场与“十大建筑”关系到展现新中国建国十年巨大成就、解决全国性大型会议场所、对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北京市规划局根据中央的精神,综合各大建筑师的设计,提出“十大建筑”中的国家大剧院、历史博物馆、万人大会堂和革命博物馆都安排在天安门广场内,两两相对,分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国家大剧院恰好是大会堂的“对门”。方案向市委汇报时,时任市委秘书长的贾星五就明确表示:“国家大剧院不能对着大会堂,要拿出广场。”很快,规划局便接到正式通知,为突出天安门广场的政治意义,国家大剧院要迁出广场,移到大会堂西面。


大剧院的迁出,倒使广场内的建筑布局逐渐明朗:广场正中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为万人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合二为一,放在广场东边。广场南面拆除了中华门。广场由原来的21公顷扩大到44公顷,可容纳40万人聚会。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南面,预留了另外两座大型公共建筑的位置。因为大剧院的迁出,天安门广场才有了现在符合中国传统“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


195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开会讨论国庆工程,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出席,周恩来亲自介绍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会议通过了综合设计方案:天安门广场是一个庄严雄伟的政治性广场,保留正阳门和箭楼,拆除中华门,东西两侧分别为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其体形、体量和高度,既取决于建筑物本身的需要,也要与广场的整体性,乃至旧有的古建筑相协调。广场面积初定40公顷,略呈长方形。


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从1959年3月开工至9月结束,仅用6个月时间。按照这一指示进行的天安门广场改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60米,最终实现的面积达44公顷。广场中心干道长390米,宽80米,可同时通过150列纵队游行队伍,广场中部可容纳40万人游行聚会。这就是当年“国庆十大工程”的核心——天安门广场改建的最终格局,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广场的基本格局。


集思广益的人民大会堂规划


在天安门广场规划方案中,工程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是万人大会堂,即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庆十大工程”的“重中之重”。


当年规划人民大会堂时,曾有一个插曲。


北京的道路东西向干道多,南北向干道少。天安门广场在规划之初,曾想打通南池子和南长街的延长线,向南延伸与前三门大街连通,以避免改建后的天安门广场变成市中心的交通枢纽。这两条线打通后,大会堂和博物馆背后就有了环绕的道路,遇到重大活动时也便于疏散人流。


不巧的是,1958年公安部的新办公楼刚刚落成,这栋大楼正好“压”在南池子的延长线上。9月底,万里在一次理发时遇到了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也许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没等万里说出北京市的想法,罗瑞卿就“先发制人”笑着说:“你拆我的楼也可以,但是我有意见。”公安部的楼已经建成,南长街的延长线也就没法打通。而广场东侧博物馆的建设用地,就只能从公安部的西墙外开始划起。


广场500米的宽度早在1955年就已确定,这样一算,留给博物馆的宽度就只剩下了140米,博物馆的体型只能是南北长东西短了。为求对称,西侧的大会堂也照此办理。两栋建筑就此确定了建设用地规模:140米×270米。在这37800平方米的土地上,参与大会堂设计的建筑师们发挥了无穷的创意。


从初稿到定稿,大会堂的设计方案足足进行了七轮评比论证:开始只说做一个万人大礼堂,第二轮就加入了5000人的大宴会厅,第三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加了进来……建筑师们精心设计的方案,往往第二天就被推翻。大会堂的功能被不断扩充,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却不能相应增加。就算只做一个万人大礼堂,平摊到每个座位也不过是7平方米的面积,还比不上每座13平方米的首都剧场,更何况还要建大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这种情况下出台的设计自然受到了外交部礼宾司的批评。因为面积所限,宴会厅安排在大会堂一层,贵宾进门之后没有回旋余地,没有休息场所,立刻“登堂入室”,显得过于仓促寒酸。另外,从大会堂正门一进去就是万人大礼堂,没有铺垫、没有过渡,有失庄严隆重的气氛。


大师们的方案纷纷落马。到1958年国庆节,十年大庆进入一周年倒计时的时候,“十大建筑”中最重要的万人大会堂,依然没有一个成形的设计。周总理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除老专家之外,发动青年同志参加国庆各大项目的设计。前几轮中作为“审核机关”没有参与具体设计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也正式加入大会堂的设计队伍。


著名建筑师赵冬日当时正担任规划局技术室主任,他是北京市委大楼的设计师,也因此得到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的信任。规划局从大会堂设计的“幕后”走到“台前”之后,刘仁亲自到天安门广场进行步测后,向赵冬日提出大胆设想:“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不去考虑。140米×270米的规划用地,也不去考虑。打破樊篱、另起炉灶,设计一座全新的万人大会堂。”


按照这个思路,赵冬日、沈其和同事们作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大会堂平面呈“凸”字形,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大宴会厅、大礼堂和常委会办公楼,三部分以中央大厅相连,宴会厅放到二楼,大礼堂移至中央偏西的位置。至于立面方案,则沿用了前几轮设计中曾获得周总理首肯的西洋柱廊式结构。


规划局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此前大会堂设计过于“小气”的问题,只是支撑这恢弘气势的,是高达17万平方米、超标两倍有余的建筑面积。原来和博物馆“配套”的用地规模也被大大突破——210米×340米,几乎扩大了一倍。


这个方案能不能最终获得通过?中央从没表示过放宽7万平方米的限制,眼看十年大庆一天天临近,多建10万平方米显然又会延长工期。更关键的是,17万平方米已经超过了故宫全部建筑面积的总和,画在图纸上容易,真的能把它变成现实吗?


对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副市长万里邀请了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天津等省市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教授,同时也有音响、灯光、电信等方面的专家,还举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设计竞赛,短短1个多月,各方面就提出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北京市城建委主任赵鹏飞三位同志从中精选出3个方案,分别推荐,并经刘仁批准上报。它们是清华大学方案、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方案和北京市规划局方案。


1958年10月14日,刚从外地返京的周恩来连夜审查了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规划局提交的3个方案。经过仔细比较后,周恩来选定了北京市规划局赵冬日、沈其的方案——采用欧洲古典立柱造型的方案。


人民大会堂的具体设计者是朱兆雪、张镈。建筑专家梁思成、张开济、杨锡等人参加了方案的评议。对于周恩来选定的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梁思成认为不妥。他认为,艺术风格上的优劣顺序应是:中而新、西而新、中而古、西而古。而中选的北京市规划局的设计方案师法了文艺复兴之古,属于“西而古”,是最差的一种。梁思成认为中选方案的立面失去尺度感,类似圣彼得堡教堂在尺度上的失败,为了追求伟大、庄严、隆重而在尺度上犯了简单放大的错误,把开层、层高简单放大了一倍,使人进去后似乎变小,有到巨人国的感觉。他称这种办法是“小孩放大”,重复了历史上的错误。


中国建筑学会根据梁思成的意见,对中选方案的建筑艺术形式,开展学术性讨论。与会人员一致同意“中而新”的提法,认为退一步可以把“中而古”排在第二,“西而古”不合国情、民情。会后,来自上海的吴景祥、冯纪忠、谭垣等6位专家联名向周恩来送上一份书面报告,对500米宽的广场表示担心,唯恐出现旷、野与建筑的比例失调,并认为中选方案的立面,类似当年在日内瓦国联设计竞赛时的中选方案,也是西洋古典的形式风格。


鉴于各方面对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还有不同意见,1959年1月20日,周恩来、彭真、万里在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交际处召集在京建筑、结构专家和美术家座谈。会上,周恩来对梁思成提出的“新而古”问题作答:“现在问题不在于是古非古、是西非西,而在于一万人开会,五千人会餐,八个月盖完。这样就得马上定案,立即施工。如果两三年完成,就可以更多地征求些意见了。无论谁盖房子,我们的方针都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的美观。如果有人认为这个建筑物不好,将来可以搞更好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后来者居上。所以大家提意见,能采纳的尽量采纳,使建筑搞得更完善。”


人民大会堂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7多万平方米,南北宽206米,中央最高部位距地面46.5米。比明、清两代经营了数百年的皇宫总建筑面积还大。人民大会堂的中部是这栋建筑的心脏——万人礼堂,礼堂宽76米,纵深60米,高32米,分上中下三层,可容纳1万人。礼堂顶部设计美丽独特,它是根据周恩来“水天相连、浑然一体”的设计思想而设计的。北部是宴会厅,可容纳5000人。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此外还有会议厅、休息厅、办公室300多个。其中,以各省、市、自治区命名的会议厅各具特色,这些厅的布置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创造建造奇迹的人民大会堂


为保证十年国庆重要献礼工程——人民大会堂的顺利完成,针对任务紧急、队伍庞大、管理困难的情况,万里迎难而上,从规划设计到具体施工,都一丝不苟,要求高质量、高艺术水准、高速度地完成任务。同时,加强管理力度,要求大力克服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允许只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


万里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夏天工人能不能就近喝开水、工棚和食堂的卫生好不好,他都具体过问。他和工人直接交朋友,解决了放大样技术问题的李瑞环、攻克了钢架跨越难关的张百发就是其中两位。


人民大会堂得到中央到北京市的高度重视,在万里的具体领导下,加之与勘查、设计、施工、安装等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人民大会堂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仅用10个月时间就竣工验收,这是中国建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堪称奇迹。其设计标准、建筑艺术、施工质量都达到世界高水平。周总理在《伟大的十年》中说:“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这样大的建筑,只用了十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它的精美程度,不但远远超过我国原有同类建筑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


在人民大会堂即将竣工之时,1959年9月9日凌晨1时,毛泽东视察人民大会堂,并由毛泽东拍板,将万人大会堂正式定名为人民大会堂,沿用至今。


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长安饭店(现民族饭店)、工人体育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华侨大厦、钓鱼台迎宾馆十大建筑于国庆十周年前夕如期建成。1959年9月11日,为庆祝国庆工程的胜利竣工,北京市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举行了4万多人参加的游园晚会。

老衲秘史 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