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篆,隶, 和书同文的起源

作者:古林风
发表时间:
+-

                                   笔,篆,隶,和书同文的起源

               

                                                    古林风


电脑汉字输入法有以蒙恬命名的软件,应该是纪念发明毛笔的秦朝大将军蒙恬。唐代文学家韩愈写过蒙恬造笔事迹的文章, 浙江湖州的湖笔厂至今保有“蒙公祠”,每年各地制笔为生的工匠都来朝拜,不忘蒙公2000年养育之恩。   


考古发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有毛笔字的遗迹。想来写字离不开笔,笔可以是刀,棍,甚至手指,但软性的毛笔方便省力,又可以沾墨汁和颜色。  例如甲骨文都说是刀刻的,但考古发现有的牛骨龟甲上有朱红字迹,可能是先写字后刀刻的。  1930年内蒙古发现了西周毛笔“居延笔”,1954年湖南长沙战国墓发现兔毛笔,1973年湖北秦墓发现“云梦笔”,时间都在蒙恬南征北战之前,说明毛笔产生有长期演变的历史,非一人之功。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字”,千古称功,但他也有前人的传统开路。   周宣王时代的太史籀整理审定当时各体文字,并写成《史籀篇》,被称为籀文,成为周朝官方文字,政府文书都需要统一文字,方便政令。秦国在战国七雄时代就依太史籀的文字为本,统一本国文字。东周时代礼崩乐坏,其他六国各行其政,文字也各搞一套。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令废掉六国文字,“书同文字”,也是有周朝榜样的先导。   上推周代之前,殷商朝代的金文是王家文字,在南北各地的鼎铭上也是一致的,只是各地方同时流行民间字体,商汤没有秦始皇一统文字彻底。


篆字传说是苍頡创造的。篆的名称汉朝才出现,用来通指古代各类文字,如金文,甲骨文,及六国各地的古文字等,也指籀文,就是大篆。这样多样来源的字体,自然不可能一人独家创造。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令统一文字,仍然以籀文为本,加以简化,后代称作小篆。  可以说明篆字非一人创造的另一因素,是篆字和隶书曾同时存在。

 

隶书传说是秦始皇统一后,由狱卒程邈苦思十年创造出来,出土文物已可证明此说不实。1980年四川青川出土的木简有墨写的隶书,时代可定在秦皇统一天下之前百年。 1973年出土的湖北云梦秦简中的隶书有明确的时间记录,可确定是秦皇统一前88年的事。而且,在篆字流行的战国时代,就有隶体字出现,当时篆字是官方用字,由于难写难记,民间出现简化的古隶。而官方为了实用目的,像乐府采风一样,也派人搜集民间产生的隶字,以至出现亦篆亦隶文字的现象。秦朝以小篆统一文字,民间仍然存在秦隶。最后导致汉代发生“隶变”,隶书变成汉代的主要书写文字。


今日湖州除蒙公祠外,还有以他为名的蒙溪,蒙恬大败北方匈奴后,确实在江南湖州驻扎很久,湖笔列文房四宝之首是离不开他的贡献。能人巧匠,英雄豪杰和时势共生,也是一种“道者反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