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人不能长保,以其不能‘内观’于心也
《内观经》
老君曰:
从道受分,谓之命;
自一禀形,谓之性。
所以任物,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出,谓之“志”。
事无不知,谓之“智”。
智周万物,谓之“慧”。
动而营身,谓之魂。
静而镇形,谓之魄。
动而营造、管理全身的,谓之魂,
静而安定形体的,谓之“魄”,
流行骨肉,谓之血。
保神养气,谓之精。
气清而驶,谓之荣。
气浊而迟,谓之卫。
气清而驰谓之荣气,
气浊而迟谓之卫气,
总括百神,谓之身。
万象备见,谓之形。
块然有阂,谓之质。
状貌可‘则’,谓之体,
大小有‘分’,谓之躯。
独处有隔,谓之质,
块然有阂状貌,
有规有则谓之体,
大小有分寸,谓之躯。
众思不测,谓之神。
邈然应化,谓之灵。
气来入身,谓之生。
神去于身,谓之死。
所以通生,谓之道。
道者,
有而无形,无而有精,
变化不测,通神群生。
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
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
教人修心,则修道也。
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
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
若生亡则道废,
道废则生亡。
生道合一,
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
人不能长保者,
以其不能‘内观’于心,
故也,
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老君曰:
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
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
(滓秽zǐ huì污浊)
(缘 yuan 因由,因为)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
舌识、身识和意识。)
六识分别,系缚憎爱,
去来取舍,染着烦恼,
与道长隔。所以
内观六识,因起六欲。
欲从何起?
欲自识起。
识从何起?
识自欲起。
妄想颠倒,而生有识。
亦曰自然,又名无为。
本来虚静,元无有识。
有识分别,起诸邪见。
邪见既兴,尽是烦恼。
展转系缚,流浪生死,
永失于道矣。
老君曰:
道无生死,
而形有生死。
所以言生死者,属‘形’
不属‘道’也。
形所以生者,
由得其道也。
形所以死者,
由失其道也。
人能存生守道,
则长存不亡也。
又曰:
人能常清静其心,
则道自来居。
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
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
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
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
亦犹欲贵,而不用道;
欲富,而不求宝;
欲速,而足不行;
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
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
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
卮[zhī]一般指古代喝酒时,
那种扁平状的酒杯,这里是指油灯,
形状和酒杯相似,杯内放入豆油,
中间一根柱子内含绒线绳,
上出头作灯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明从火起,火自炷发。
炷因油润,油藉卮停。
四者若废,‘明’何生焉?
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
水由形有,形以道全。
一物不足,明何依焉?
所以
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
意知心觉,分别物理,
细微悉知,由神以明,
故曰神明也。
(待续) 谢谢。